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考察要闻

习近平考察云南这几站背后的故事

来源: 央视网   2020-01-27 14:21   字号: [        ]

17180b277f3b46cdbc48623d311ed734

时隔五年,同样是新年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彩云之南。

步步行,声声问,殷殷情。步履中,有历史、有故事;细节中,有深情、有深意。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慢慢回味、深深思索。

央视网《联播 》邀您一起,跟随总书记的脚步,走进几个地点,了解背后故事。

佤族:“人类童年”一跃跨千年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村寨不仅幸福,而且幸运。

e00061229155481ab223fe279cb3536e

19日下午,习近平在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同村民李发顺一家制作当地节日传统食品大米粑粑。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包括佤族在内的一些边疆少数民族还过着原始生活,仿佛人类的童年阶段,因而被喻为“人类童年”。

1954年后,佤族等9个“直过民族”告别刀耕火种,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几乎一夜之间跨越了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历程。

从一山一策、一族一策到一族多策,新时代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推动“直过民族”摆脱贫困,融入现代文明。2019年,包括佤族在内的6个民族实现整族脱贫。

“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习近平多次强调,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都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美好的梦想,在各民族地区升腾。

和顺图书馆:全国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入冬的和顺古镇依然温暖,大批游客蜂拥而至,除了享受这里的闲暇时光外,还可感受这里独特的文化传承。

说到文化传承,少不了要说说位于古镇内的和顺图书馆。建馆92年,藏书10万多册,其中古籍和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这座隐匿于边陲小镇的乡村图书馆久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

982c1bc86ea943469f2836ae35fef18e

19日下午,习近平走进了这座全国建馆历史最长、藏书最丰富的乡村图书馆,在这里了解古镇历史文化传承和振兴文化教育情况。

幽幽书香,百年沧桑。和顺图书馆就像一部古老的史书,触目尽是乡愁,咀嚼全是文化。它的前身是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和顺人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谱写出一部边陲古镇的儒雅传奇。

习近平一贯重视读书、重视历史,正如他所强调的,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艾思奇:人民的哲学家

和顺,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

1936年,艾思奇出版了一本“把哲学还给民众”的奇书——《大众哲学》。让哲学回归生活,用大众话语论述哲学本质,这是艾思奇毕生的追求。他被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哲学家”。

2016年5月17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习近平称赞一大批名家大师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艾思奇位列其中。

在云南考察时,习近平专程来到和顺古镇深处的艾思奇纪念馆。在这里,他再次对艾思奇予以高度评价:“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这就是艾思奇同志给我们的启示。”

1月初,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叮嘱道:“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在云南,习近平再次叮嘱,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懂得党的初心和使命之可贵,理解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

虽然时代不同,但哲学的使命不变——瞭望社会、把握时代,为当代找到表述真理的力量。

“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话语里,有总书记的殷殷期盼。

西南联大: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这是一所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却被很多人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这里校舍破陋,生活艰苦,却英才荟萃,群贤毕至。在朝不保夕、战火纷飞的逆境中,成为中国历史上群星闪耀的地方。

这里共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0多位两院院士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栋梁之才。

71613b23774d4c588c0e17657cfe5b95

20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等,了解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荣历史。

橱窗里的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峥嵘岁月。自由的学术风气、严谨的教学态度,炮火中的西南联大与颠沛流离的文人大师、发愤图强的学生,一同构成了艰苦却又绚烂的八年。

他们的书生意气、激昂青春,他们的壮志卫国、热血澎湃,同西南联大一起走进了历史,却留存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在云南,习近平给出了答案:“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