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最新发布

展示辉煌成绩 昆明市回眸“十三五” 首场发布会来了

来源: 掌上春城   2020-12-23 15:18   字号: [        ]

01

为充分展示昆明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全市干部群众乘势而上的信心决心,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团结奋斗合力,顺利开启昆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从12月23日起,昆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联合举办“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奋进新昆明”系列新闻发布会。


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 李占良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奋进新昆明”系列新闻发布会。

“十三五”时期是昆明市克难奋进、书写华章的五年,五年来,昆明城市综合实力逐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为充分展示昆明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全市干部群众乘势而上的信心决心,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团结奋斗合力,顺利开启昆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从今天起,昆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联合举办“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奋进新昆明”系列新闻发布会。

02

今天是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我们将围绕昆明市“十三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综合发布。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郭志宏先生。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赖昱辉先生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源先生

应邀参加发布会的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有:中央驻滇、云南省、昆明市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大家集中发布昆明市“十三五”成就;第二阶段为记者提问环节。

下面逐项进行。

首先,请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郭志宏先生发布昆明市“十三五”成就。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郭志宏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对昆明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指导和支持。

“十三五”时期,是昆明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复杂多变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六稳”、“六保”等各项工作,我市“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全面完成,昆明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站上了新起点,书写了出彩华章,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重要指标来看,“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开放带动、民生福祉五大类29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如期或提前完成。

“十三五”时期,是昆明市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时期,发展令人欣喜、鼓舞人心。主要体现在:

过去的五年,是奋勇争先、实现赶超跨越的五年。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向集约、集聚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型,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双提升”。2017年昆明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经济总量在27个省会城市中从“十二五”末的第17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12位,2020年接近7千亿元,年均增长9.3%;人均GDP达1.4万美元以上。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的排名由2009年的第18位提升至2018年的第11位,前进7位。全国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全省的年均贡献率分别超过28%、29%、40%,始终担当领跑全省经济的“火车头”。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2015年的4.7︰40.0︰55.3调整为2019年的4.2︰32.1︰63.7。财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645.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分别达47909元和17583元左右,分别年均增长7.1%和9%,收入差距比由2015年的2.96︰1缩小到2.8︰1。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能级不断跃迁的五年。坚定不移调结构谋转型,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着力构建高端引领、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取得明显成效。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达2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左右。新动能加速成长,先进制造业比重逐步提高,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第四大支柱行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培育,昆明细胞产业园开园,云南新能源乘用车制造实现“零”的突破,5G智能手机实现昆明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达1500亿元以上。新经济新业态不断融合,云南数字经济开发区、华为·昆明数字经济智慧园区、云南省区块链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区块链、人工智能、VR/AR等重点领域集群规模不断扩大,高原特色农产品等4条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服务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发展态势良好,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26%,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4%,入选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成功举办大健康国际论坛,“昆明服务”品牌效应开始显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预计达4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5%。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区域性综合枢纽建设大突破的五年。聚焦突出短板、保持有效投资,全力推动五网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互联互通网络基本形成,开通国内外航线396条,南亚东南亚航点达45个,居全国第一位。昆明迈入高铁时代,高(快)速铁路达5条。“环线”+“射线”的高速公路骨干网络初步形成,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地铁运营总里程达139.7公里,成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国际能源枢纽初步构建,乌东德电站成功送电广东广西,中石油昆明支线成品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及千万吨炼油项目等建成投产改变无油少气局面,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炼化基地和成品油集散中心。开工建设柴石滩水库灌区、滇中引水一期、4座中型水库等重大水源工程,城乡用水安全程度提高。国际物流枢纽、通信枢纽建设全面提速,京东“亚洲一号”、新加坡丰树集团航空物流基地、叶水富集团物流基地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昆明,跨境多式联运取得突破,中欧、中越、中亚等国际货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成为西部陆海物流枢纽城市。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8T,成为全国除北上广外第四大国际通信业务出口局,入选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二环内实现5G 网络覆盖。

过去的五年,是城市功能提质加速,城乡人居环境不断美化优化的五年。优功能提品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史为蕴、以春为底、以花为媒、以康为本的城市形象初步确立。昆明市、安宁市、石林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世界春城花都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绿地总量稳步提升,新增绿地939.58公顷。智慧城市建设拓展深化,率先实施“刷脸就行”试点工程,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服务平台“昆易链”正式启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速,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由2015年末的575项增加到63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养率达100%。中国健康之城建设有序推进,细胞产业、康养旅游等大健康产业取得实质性突破,国药集团、阿里健康、博奥生物等一批大健康知名企业入驻昆明,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大健康产业增加值达10%左右。城乡融合步伐加快,晋宁撤县设区融入主城发展,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4万人,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57%提高到68.7%,巩固提升104.39万农村受益人口饮水安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全市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公交“镇镇通”覆盖率均达100%。安宁市、石林县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美丽县城”,寻甸凤龙湾小镇、斗南花卉小镇、安宁温泉小镇等特色小镇创建提速。

过去的五年,是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开启内陆城市走向国际化崭新时代的五年。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发展壮大。出台了《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等,积极参与构建区域互动合作机制。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成立并加快建设,昆明综合保税区、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累计进出口总额达527.5亿美元,进出口总量居全省第一位,与世界176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中的64个开展了贸易活动。GMS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落户昆明,成功举办了多届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等大型会展,澜湄合作永久落户昆明,为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发挥重要作用。引进1238家外商投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达101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2.29亿美元,实际引进市外资金达6807亿元。国际友城、国际友好交流城市达44座,位居全国前列。积极筹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创新动力澎湃,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五年。坚持改革创新,区域竞争发展形成新优势。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持续提速,金砖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落户昆明,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科创中心、高原特色农业科创中心等挂牌运营,昆明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5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量达到78家,全社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6%。专利申请与授权量较“十二五”末期分别翻了一番。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9件,超过国家平均水平,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3家,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1家,7个县(市)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县(区)。成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成效。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等13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一网四中心”“七办”模式打造公共资源交易的“昆明样本”。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供水、供电、供气6项指标达到上海标准,营商环境年度评估排名大幅跃升,招投标指标跻身全国前列。

过去的五年,是三大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就,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全市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三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9.58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防风险能力不断提升,强化风险预警管控,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前置审查,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举债,政府债务风险大幅降低。建立地方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持续推进违法借贷活动整治,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践行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导向理念,谱写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发展之路。滇池全湖水质从2015年的劣V类提升到Ⅳ类,为近30年来最好水质。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III类,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率先在全省建立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城乡绿化有力推进,累计完成营造林317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7.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2%,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城市中排名第15名,省会城市第5名,荣获联合国人居署“2018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城市E类金奖。“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成为最靓丽的名片。

过去的五年,是共享发展、全市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的五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首位,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保障、办好民生实事,2016年至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以上都投向了民生领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学校(园)数、在校生人数分别比2015年增加87所和10.34万人。优质教育资源快速增长,大力推进名师、名校、名校(园)长“三名”工程,新增优质学位7万余个,拓展优质学位13.2万个。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5年的97.67%提高到99.3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5年的91.84%提高到95.6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5年的89.83%提高到92.95%,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15年的9.89年提高到11.05年。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试点,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扎实推进分级诊疗、医保支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养结合等改革,医师多点执业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深入开展。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6岁,孕产妇死亡率首次实现个位数的突破,降至7.95人/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2.66‰,指标均优于全国、全省水平。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企业下岗参战退役人员、化解过剩产能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模式在全国推广,共有市县两级图书馆15个,注册备案博物馆37个。每年各级开展100人次以上的健身活动100余次,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实现免费低收费开放,设施便捷、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初具规模,“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过去的五年,是创新社会治理、努力探索具有昆明特色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五年。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实施“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探索推广“三社联动”“五级治理”等先进社区治理模式,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雪亮工程”“平安昆明”建设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由2015年的85.07%上升至2019年的94.09%,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公共安全指数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成功创建全国首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省会城市。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提升。


03

在回望中激发奋进力量,在展望中开启新的征程。“十四五”时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宏观形势复杂多变。昆明市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必须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走出一条集约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充分把握重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明确了发展方向,全省正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昆明发挥引领担当作用,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有利于昆明进一步放大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加快构建内外统筹、双向开放的发展格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实施,以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成渝经济圈、滇中城市群引领支撑我国西南向全球战略布局纵深推进,有利于昆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领域和更广范围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引领的新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昆明利用后发优势,通过弯道取直、换道超车,加快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经济跨界融合,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城市品质提升、营商环境改善等新发展支撑增强,有利于昆明在区域发展合作、汇集资源要素等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为变发展机遇为发展动力,把资源市场汇集转化为现代产业聚集,把西南大门区位转化为国际门户地位,把要素流通能力转化为流动经济活力,把绿色生态品牌转化为城市发展品质,在更高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昆明提供强大动力。

清醒认识面临挑战。同时,昆明市正处于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期、历史遗留问题消化期、新旧动能转换换挡期叠加的特殊阶段,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城市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同类城市中保持发展优势、追赶标兵面临加大压力,竞争新优势尚未充分厚植。人口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凸显,老龄化程度加剧。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正确认识昆明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顺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为,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行动指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把高质量发展步子走得更快更稳更实,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为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当好全省发展排头兵、火车头,我们将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创新驱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建设文化强市,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到2025年昆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民生福祉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再上新台阶,成为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城市;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贯彻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典范;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台阶,成为新时代文化高地;市域治理现代化能力再上新台阶,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

到二〇三五年,我们将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经济体系现代化、城乡发展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公共服务现代化、市域治理现代化。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确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历史的指针指向新的刻度,昆明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开拓进取,开创“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新局面,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04

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 李占良

谢谢郭志宏主任。

现在,我们进入发布会的第二阶段。有请今天到场的媒体朋友,就昆明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现场提问。


记者提问:“十三五”时期“信用昆明”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十三五”以来,昆明市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机制体制建立、信用制度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着手,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举措,加强协同推进,有效提升了全社会诚信水平,“信用昆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年来,我们注重统筹谋划,健全工作体制,筑牢信用发展制度基石。昆明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昆明市信用中心,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信用“红黑名单”发布和奖惩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近30个,在环境保护、税务、市场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科研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信用监管举措,在自贸试验区信用监管、信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工作得到扎实有效推进。

五年来,我们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平台功能,夯实信用建设技术基础。于2019年建成昆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目前已归集信用信息数据达到1.8亿条,实现对国家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全覆盖。归集社保、医保、职业信息等5类个人信用信息数据1亿条,覆盖律师、导游、会计、教练等多类职业和家政服务人员、网约车司机等重点群体,归集“双公示”数据12万条,归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矿产等5个领域行政合同和市场合同履约信息2万余份,与政务服务、市场监管、司法、文化旅游、家政等各级公共事务平台实现数据联通共享,在“掌上春城”实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查询。“信用昆明”网站实现信用信息公示、信用动态、政策法规、联合奖惩等栏目发布,向企业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打印、信用修复等服务。2020年,昆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网站荣获全国“特色性平台网站”称号。

五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先行,抓牢重点领域,切实发挥政府机构在信用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出台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各级政府和公务人员诚信管理力度,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诚信建设,开展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取得积极成效。加大失信政府机构清理整治,建立起“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梳理出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政务服务、人才引进等领域诚信承诺1600余项向社会公示,设置政府诚信监督电话和监督邮箱,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建立政务失信预警监测机制,将失信政府机构监测关口前移,每月定期对涉政府机构案件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成功实现失信政府机构“清零”。

五年来,我们加强信用监管,注重分类施策,发挥信用力量助推“放管服”改革。充分应用好国家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将其作为各行各业诚信评价基础,并结合评价结果对400余户企业开展约谈。扎实推进联合奖惩机制落地,在多项“双随机”抽查检查中,针对失信企业开展随机抽查2500余次。在参选“双百工程”项目、参评文明单位等各领域开展信用合计1500余次,上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失信惩戒案例1278例。行业信用监管取得积极成效,在旅游行业、家政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出台了系列信用监管创新举措,对1.4万余名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开展星级评定,为2700余名家政人员发放“诚信卡”,发布了19期旅行社及从业人员“红黑榜”制,对400余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进行了惩戒。健全信用修复机制,举办信用修复培训班,700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积极推进“信易+”,应用信用手段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入驻全国中小企业“信易贷”平台金融机构34家,入驻企业近300家,“税银合作”项目累计投放贷款1.7万笔,投放金额81亿元。

五年来,我们弘扬诚信文化、加强诚信教育,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挥积极作用。开展了“诚信建设万里行”“6·14信用记录关爱日”、诚信“六进”、诚信单位、诚信行业、诚信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50余场,发放各类诚信宣传资料10000余份。评选昆明市“诚信人物”“诚信单位”共22例,发布“十大典型联合奖惩案例”,定期向媒体提供守信失信案例线索100余例,其中“联合惩戒让侵权行为寸步难行”荣获“全国优秀信用案例”表彰。同时,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传播手段,扩大宣传范围,强化宣传效果,有效营造了诚实守信社会氛围,为昆明市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用建设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昆明市将紧跟国家和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和信用惠民便企为目标,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扎实开展好信息归集、联合奖惩、信用评价、“信易+”等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努力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推动“信用昆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不断健全信用法规制度,构建层次分明、运行规范的信用制度体系。

二是优化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全覆盖、多维度、高质量、高效率”归集和跨领域、跨地域依法共享。

三是加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全面推进信用承诺、行业信用评价等工作,健全“红黑名单”管理与应用制度,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

四是持续开展失信政府机构清理整治,集中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五是积极探索“信易+”惠民便企应用场景,使守信者得到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实惠。

六是大力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和诚信教育,深入推进诚信典型选树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


记者提问:昆明市新基建的推进情况如何?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昆明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抢抓国家推进“新基建”这一重大发展机遇,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推进机制,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推进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昆明市“新基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121”推进机制:“1”即一个领导小组,“2”即两个“一”的工作推进机制,“1”即一个综合协调服务推进办公室。通过建立重大项目定期会办制、包保责任制、招商引资项目经理负责制“三项制度”,着力解决项目建设落地难、入场难等困难问题,有效推动“新基建”项目建设。

抓好顶层设计,做好项目谋划。围绕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智慧+”基础设施、新能源充电桩、轨道和航空基础设施等“新基建”重点领域,编制了《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包含重点项目394个,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印发《昆明市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2020年“新基建”亿元以上项目62个,总投资1953.45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302.26亿元。截止11月底,5G基础网络、中关村·电子城项目(昆明)科技产业园等“新基建”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15亿元,浪潮国产化整机服务器生产线正式下线投产,三大通讯运营商在昆建成5G宏基站8500个,实现市内主要城区、重点场景及重点产业园区的5G网络连续覆盖,5G等先进网络技术在旅游小镇、智慧医疗、工业自动化物流等场景实现了应用,使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正在申报建设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全市累计建成充电站314座,充电桩23986枪,换电站11座,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据统计,昆明市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为1:3.98,超过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提出的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地区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不低于1:8发展目标。

加大招商引资,促进场景应用。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在深圳举办华为—昆明5G产业生态合作伙伴恳谈会,邀请60余家企业参加招商恳谈。以云硅智能小镇、紫光芯云产业园等项目为依托,引进闻泰科技等5G智能终端产业上下游企业,延伸5G产业链。依托昆明产业优势,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创新发展,在翠湖、海埂大坝、会展中心、云上小镇、长水机场完成基于5G的景点直播、水质监测等示范应用,聚焦旅游、安防、医疗、制造、物流等领域和行业,开展应用探索。电子医保卡、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不动产产权登记等领域逐步实现刷脸认证支付。

建设数据中心,推进数字昆明。统筹规划大数据中心建设,重点推进中国移动云南数据中心、昆明数码港国际软件园等重点项目。依托昆明浪潮“云计算”产业园建成了“物理集中、统一运维、多级应用”的昆明市政务云中心,目前全市已经实现市级主要政务信息互通共享,市级部门信息化系统100%迁移上云,实现“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制定出台《数字昆明建设行动计划(2019-2020年)》,重点实施各领域数字昆明建设重点建设项目25个,总投资超过38亿元,加快各行业数字化改造,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完善配套政策,加快项目落地。研究提出昆明市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措施,出台《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昆明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昆明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20-2025)》《昆明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1年)》,从优化环境提升行政效率,提供施工便利、降低企业成本、扩大5G应用场景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推动“新基建”项目建设。合理开放市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公共空间支持5G基站、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建设模式,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城市管理、政务服务、产业转型等领域,围绕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推动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昆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并着力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强化项目带动,打造产业集群。依托“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出一批质量高、前景广的新基建项目,加快建设国家通信枢纽和大数据中心、5G通信基础设施、充电基础设施、政务云体系等重点“新基建”项目。围绕“刷脸就行”、区块链应用、人工智能、AR/VR等重点领域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制造和应用领域的领军企业。

赋能城市治理,优化生活方式。推进“城市大脑”、数字交通、互联网+健康、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智慧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比如,通过智慧交管建设,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通过一站式数字出行服务、全域智慧停车等平台建设,实现群众出行前可预订各大商圈车位,提升群众出行便捷程度;通过预约分诊、移动支付、诊间结算等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流程再造,优化就医体验。

突出场景应用,加快产业升级。推动“新基建”场景应用渗透到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实现产业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推动信息共享,完善配套政策。建立跨部门跨领域数据互通机制,加强政务信息开放共享。在用地、人才、生态资源、资金上优先向“新基建”领域倾斜,通过推行“新基建”应用示范项目、大数据用电优惠等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项目落地门槛和运维成本。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聚焦“新基建”项目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强化土地、电力等要素保障,推动5G、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等项目落地实施。


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 李占良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的积极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发布解答。


当前,昆明市“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今天发布人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讲出了昆明的精彩故事。也彰显了昆明市高起点迈进“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实的基础和坚定的信心。此后,我们将组织各部门陆续发布昆明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情况,下一场(本周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发布会,希望各位记者朋友持续关注。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