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最新发布

回眸“十三五”系列发布会第八场:文化专列发车啦

来源: 掌上春城   2021-01-11 12:30   字号: [        ]

10:16

1月11日,昆明市召开“回眸‘十三五’ 奋进新昆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市文明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电局、市文联、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围绕“文化繁荣发展专题”进行发布。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1610331351766810</span></span> (1)

10:21

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雁鹏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昆明市“ 回眸‘十三五’ 奋进新昆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文化繁荣发展专题。

“十三五”以来,昆明市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今天我们邀请到市级五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市在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取得的各项成绩。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的发布人,他们是: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戴彬女士;

昆明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明涛先生;

昆明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陆毅敏女士;

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文萍女士;

昆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震鸿先生。

首先,请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文萍同志发布。

10:27

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王文萍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1610333248638050</span></span>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与各位记者朋友们见面。首先,我代表昆明市文明办,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主动服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在巩固成果、完善机制中保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在开拓进取、守正创新中展现出新气象、新面貌。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致力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坚持“先塑文明人、再建文明城”的创建理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氛围熏陶人、好典型引导人、好风尚教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平台联通融通的有效机制,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386个。出台《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推动道德昆明建设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实施意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出1400多名道德模范、昆明好人,建成一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宣传展示长廊,先进典型在弘扬主流价值方面的榜样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通过开展“有信仰、讲奉献、爱昆明”先进典型事迹宣讲,实施宣传发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等“五进”工程,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致力于夯实基层基础,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全面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昆明市“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激活城市文明的“细胞”,筑牢城市文明的基础。辖区内共获评全国文明城市3个,全国文明单位35个、全国文明村镇13个、全国文明家庭7户、全国文明校园7所;省级文明单位367个、省级文明村镇82个、省级文明家庭10户、省级文明校园16所;市级文明单位730个、市级文明村镇90个、市级文明家庭112户、市级文明校园113所。

10:30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致力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风尚蔚然成风。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昆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43万市民参加“文明行为大讨论”,推动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改陋习、时时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红黑榜”发布制度,组织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评选,进一步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深入实施文化传承、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移风易俗“五大行动”,体现昆明风格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随处可见,“礼让斑马线”、“使用公筷公勺”、“排队一米线”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推动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改陋习、时时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致力于推进“志愿之城”建设,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彰显。通过构建“1+X+N+Z”志愿服务工作动员体系(“1”是以社会志愿服务指挥部为核心牵头,“X”为市级各责任单位,“N”为各区、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Z”为各类志愿者),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志愿服务站点,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弘扬志愿服务文化。成立昆明市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注册志愿者120万人,志愿服务组织总数4820个,志愿服务项目总数9.4万个,开展“文明城市齐心创 社会各界在行动”“春城志愿行·滇池明珠清滇池卫士”等各类大型志愿服务活动2500场次,着力打造了“滇池明珠清”“关爱暖人心”“文明添光彩”“生态我先行”“实践新风尚”“服务惠民生”六大春城志愿服务品牌。

10:34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致力于加强阵地建设,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不断优化。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道德实践、阵地建设、环境净化、关爱帮扶四项行动为抓手,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编印《昆明市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推荐评选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清明祭英烈”等德育主题活动3000余场,建成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49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10个、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13个、乡村学校少年宫100所,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开展。集中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每年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文化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校园周边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日益优化。

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致力于健全完善常态长效机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聚焦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印发《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六个不滑坡”推进“六个持续提升”的工作方案》,要求确保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城市道路、农贸市场、校园周边、重点区域卫生环境和社会秩序“六个不滑坡”,推进小区微改造、小区社会治理、城市景观形象、城市文明交通、数字化城市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六个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出台《常态长效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常态推进交通整治、城市管理、农贸市场提升、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文件,综合运用制度手段、法治手段、技术手段、督查手段推进创建常态化、制度化、系统化。

10:35

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王文萍

今后的工作中,昆明市文明办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以及新闻媒体记者朋友的关心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人民至上宗旨,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条主线,聚焦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统筹推进文明创建工程,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

10:36

一是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着力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解决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上学、就医、出行、治安等民生问题,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推动昆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高的水平迈进。注重以市带县、以县带乡、以乡带村,推动文明创建由城市建成区辐射延伸到全市所有县区,让城乡居民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二是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整体谋划推进,依托志愿服务、丰富活动内容,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打造品牌,实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设全覆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突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以“七传播、七践行”为主要内容,把传播践行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做细做实,不断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水平,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三是进一步弘扬共筑美好生活的时代新风。加大《昆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宣传推广,组织做好“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实施文化传承、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移风易俗“五大行动”,积极开展道德实践、遵规守礼文明劝导活动,加大“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引导人们抵制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和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孵化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志愿服务活动、对标志愿服务需求,做大做强全市各级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把“滇池卫士”打造为春城志愿服务品牌。

四是进一步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强化动态管理、提高创建标准上下功夫,增强文明城市创建的先进性引领力。在突出工作重点、做好工作规划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水平。在拓展工作领域、完善工作制度上下功夫,扩大文明单位创建的覆盖面影响力。在加强分类指导、做好日常管理上下功夫,增强文明家庭创建的针对性实效性。在突出价值引领、坚持立德树人上下功夫,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校园创建向纵深发展。

五是进一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开展“昆明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做好道德模范巡讲、巡展、巡演、走访慰问、宣传报道等。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组织做好“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开展好经典诵读、优秀童谣征集推广传唱和童心向党歌咏比赛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10:37

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雁鹏

感谢王文萍副主任的发布。

下面,请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戴彬同志发布。

10:47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戴彬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1610333217763037</span></span>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十三五”期间,我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战略,围绕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十三五”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影响力不断扩大,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旅游市场整治成效明显,旅游革命取得新突破,文旅融合有新举措,“十三五”目标全面完成。尤其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业“双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0:49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全面建成布局完善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十三五” 期间,按照集中建设一批、资源整合一批的工作模式,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5个,文化馆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39个, 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676个,全面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全达标。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全市总藏书量619.18万册,人均藏书量0.89册。全市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免费对外开放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水平保持全省领先。

二是以品牌活动为引领,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按照“每月一精品,每县一品牌、每乡一特色、每村一亮点”要求,积极培育形成了春城文化节、海鸥文化节、盘江艺术节、石林县密枝节等30余个文化活动品牌,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超过14000场,惠及观众超过400万人次。

三是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抓手,引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新趋势。实施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和数字化建设,建成全省首个、西部领先的覆盖14个县区文化馆、13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的昆明市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首次将全市农家书屋藏书编入全市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实现了县域范围内图书借阅的通借通还。建成昆明地方文献特色库、图书馆古籍文献特色库、图书馆民国文献特色库、《春秋十讲》视频特色库、节庆活动数字资源库、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库和文旅地图资源库等一大批数字文化资源。全市公共图书馆自有数字资源122.81 TB,市图书馆数字资源达到58TB,14个县(市)区公共图书馆馆均达4.6TB。

四是开拓创新,升级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2.0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标准从2016年的人均12元提升至2020年的人均20元。组织实施了农家书屋融合发展工程、“春城一家亲”乡村文化走亲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推广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提质增效工程、博物馆总分馆制建设工程、文旅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工程、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深化工程和民族节庆网上游等“八大工程”,完善了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监管考核“四大机制”,促进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由1.0版本成功升级为2.0版本。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地方特色鲜明浓郁,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2020年,昆明市通过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考核验收,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向着“西部领先、全国示范”的目标不断迈进。

10:50

二、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文艺精品成果丰硕

“十三五”期间,昆明市与时代同频共振,艺术创作坚持弘扬主旋律,紧密围绕国家、省、市中心工作、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创作优秀作品15部。一是聚焦时代主题,围绕重要节点创作交响乐《启鸣之声》等3部作品;二是紧扣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市的要求创作舞剧《云水传奇》等6部作品;三是助力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提升创作庭院剧《钱南园》等4部作品;四是围绕昆明市滇池治理的重点任务创作音乐剧《馨香之城》;五是聚焦脱贫攻坚筑梦小康创作话剧《干沟子故事》。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省级奖项10个,市级奖项2个。

打造品牌活动,提升文化影响力。“十三五”期间,昆明市组织承办国家、省、市级文化艺术品牌活动38场。助力建设区域性人文交流中心,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颁奖典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要上春晚》节目录制”等国家级活动10场;发挥省会城市文化中心辐射影响力,举办“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等省级活动10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擦亮城市品牌,举办“昆明市新剧(节)目展演”等市级活动18场。

近年来,昆明市坚持传承与创新,以庭院剧为突破口,探索演艺+旅游发展路径。目前,全市有12个庭院剧场分布在昆明不同角落,创作《钱南园》、《闻一多》等一批庭院剧。内容上,倾情打造“云南历史名人剧”,让历史走出书本走向舞台;演出平台上,积极借力“老街庭院”,让演出走下舞台走近观众;演出方式上,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宗旨,让艺术从表演转向服务。围绕城市建设发展的战略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了昆明夜游经济的发展,为文旅融合开辟了具有昆明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10:54

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显著提升

一是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保障。构建起了以法律、法规为主体,有关配套政策和专项办法为补充的文物保护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公布工作,“十三五”期间,新公布文物保护单位58项,目前共计633项;实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程87项,各级经费总投入达1.2亿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0.48亿元、省级补助0.2亿元、市级投入资金0.32亿元、县区投入资金0.2亿元),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省级文保单位维修保养率达到100%,市级文保单位维修保养率达到92%,县级文保单位维修保养率达到81%以上。启动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太和宫金殿等6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形成了一套各部门相互联动的文物行政管理机制。督办、整改文物违法案件12起。推动文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全市作为旅游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等展览场所、文化活动场所、居住、办公等功能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共1695项,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率达到69.2%。

二是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颁布实施《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十三五”期间,我市新增市级以上非遗项目85项,新增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5人,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遗项目684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48人。新增省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2个,命名市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4个。石林彝族撒尼刺绣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打造中国(昆明)官渡全国非遗联展、昆明滇剧艺术周、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民族赛装节等多个非遗展示品牌。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我市命名了6所“非遗传承示范学校”。

三是不断提升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发展区域文化遗产聚集度和博物馆业,翠湖片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建设基本成型,目前已建成15家,全部对外免费开放,在建4家,博物馆群力争到2021年达到或突破20家,推出参观旅游线路4条。翠湖讲武堂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0:55

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

2020年12月29日,昆明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我市立足国家和省对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和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突出抓项目、强产业、国际化、推改革、促转型的发展思路,明确了把昆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地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昆明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派拉蒙影视乐园、乐高主题乐园、华强方特文化科技园、恒大童世界等10个符合“四化”要求且创意新颖、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的重点文旅主题项目。

“十三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成果颇丰,华侨城集团、融创集团、蓝光集团等众多文旅巨头企业进入昆明。列入市级重点文旅项目库项目共计120个,总投资6949亿元;其中,“十三五”计划投资1345亿元。目前,在建的73个,投资超过5亿元的项目37个。

旅游品牌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十三五”期间,成功创建石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阳宗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博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14项国家级旅游品牌和38项省级旅游品牌。2019年,我市接待游客18644.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33.61亿元,同比增长25.39%,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旅游业直接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2.64%,旅游业间接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36%,综合贡献度达到18%,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全省的占比超过20%。2020年1-11月份,我市累计接待游客数12121.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97.91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1.01%。

10:55

五、智慧旅游加速推进,接待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全面开展“一部手机游云南”宣传推广,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全力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实施5G智慧景区试点专项建设,建成10个5G试验点。重点抓好慢直播、扫脸入园、景区解说、智慧厕所、诚信评价和投诉体系优化提升等工作,进一步完善4A、3A级景区重点景点扫码识景任务工作。推动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无线免费WiFi网络建设。建设完成367个重点公共区域免费WiFi,部署7000个AP热点。开展全媒体线上整合营销,搭建完成携程昆明旅游线上官方旗舰店,获得游客好评。

10:56

六、对外交流不断深化,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创新交流手段,搭建对外文化旅游合作新平台。昆明市率先发起成立昆明国际友城旅游联盟,与昆明国际友好城市和云南省内热点旅游城市在重大活动合作、文化和旅游交流、携手共推文化和旅游走出去等方面全面深化合作,促进联盟会员城市共同发展。

二是“走出去、引进来”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成果丰硕。组织开展“中法文化之春”交流活动、昆明与苏黎世艺术家交流互访活动,派出我市专业院团赴欧洲、澳洲、南亚、东南亚等世界多个国家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同时,通过邀请海外旅行商赴昆明考察踩线,在海外客源城市举办推介会、设立昆明旅游海外营销中心,投放昆明旅游广告等形式,增加昆明旅游海外市场宣传力度,扩大海外市场客源。

三是通过大型国际文旅体育赛事、展会等活动,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持续举办“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昆明环滇池自行车邀请赛”、“中国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比赛”、“轿子雪山国际穿越挑战赛”等文旅体育活动,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运动员参与,不断扩大昆明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昆明的国际美誉度和知名度。

10:57

七、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文化旅游市场规范有序

“十三五”以来,昆明市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确定了8家转型升级示范场所或企业,充分发挥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引导文化娱乐行业改善环境、提升服务、增加效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完善“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和服务平台”建设,依法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完成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入驻工作加大旅行社整治力度,从严处理违法违规旅行社,对我市659家旅行社依法依规进行清理整顿。开展文化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文化市场信用监管制度。加强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工作,对7类59080家涉旅企业进行诚信评价工作。

建立昆明旅游“红黑榜”制度向社会公布,“十三五”期间,发布红黑榜24期,共240家旅行社列入红榜,312家旅行社及62名导游及从业人员被列入黑榜。建立完善“1+18+x”游客购物退货机制,在昆明长水机场、高铁南站设立云南省游客退货中心服务点,共受理退货申请2442起,退款金额达1599万元。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有效促进了文旅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

10:57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戴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明确总体思路、部署重点任务,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个方面对文化和旅游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展望“十四五”,昆明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铸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文旅融合、推动创新发展,构建和完善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体系、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文旅市场治理体系等“四大体系”,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对外交流合作和宣传推广工程、智慧文旅工程、文旅融合工程等“四大工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构建文化和旅游工作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1:09

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雁鹏

感谢戴彬局长的发布。

下面,请昆明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明涛同志发布。

11:13

昆明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 汪明涛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1610334792155155</span></span>

各位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昆明市广播电视行业“十三五”完成情况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相关情况向大家通报如下:

一、“十三五”期间主要成就

机构改革稳步推进,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2019年3月18日,昆明市广播电视局挂牌成立,迅速平稳承接广播电视行政管理的职能、职责和各项工作。各县(市、区)在县级宣传部设立县广电局,任命了领导、配备了人员,切实履行起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职责。

做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完成了12套中央电视节目在昆明市、县、乡三级的无线数字化覆盖,争取中央奖金1080万元对全市9座高山无线发射台站进行了升级改造。

投入810万元为4万户居民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接收设备,编写了户户通管理维护软件,在全国户户通信息化管理中处于领先水平。顺利实施“百县万村”示范工程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争取上级资金680万元,为东川、禄劝、寻甸三个贫困区县配置了共计420套广播设备。

编制完成了《昆明市数字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方案》《昆明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东川区、石林县全面建成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

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9.90%,广播综合覆盖率99.94%。在昆明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

11:13

媒体融合取得显著成效,舆论引导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以来,昆明扎实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初步构建起融“报、台、网、微、端、屏”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市级融媒体传播体系。全市所辖14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均已挂牌并上线,昆明独立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数据的融媒体中心综合管理服务“春融云”系统,并获评省级媒体融合成长项目。今年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全市市级新媒体及县级融媒体中心持续抓好抗疫知识普及宣传、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昆明市新媒体掌上春城在全省率先研发“智能抗疫助手”,全平台浏览人次超300万,全网浏览量超千万次,初步实现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宣传工作“同频发声”。

内容创作持续繁荣,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共有市级电视频道6个,其中高清频道2个;共有广播频道5个。全市年电视节目制作量达28607小时,广播节目制作量达30961小时。

组织开展昆明市广播电视奖和“金孔雀杯”优秀影视作品评选工作,每年通过组织创作、推荐、评选出百余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客观真实且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广播电视作品。

11:14

做好安播管理,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昆明广播电视行业始终把坚持行业正确政治方向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充实调整了各级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圆满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香港、澳门回归2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要保障期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保障任务。

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机制,制定了《昆明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昆明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应急协调预案》等制度并适时修订。

建成了昆明市广播电视及视听融媒体数字化安全播出监测监管系统项目,实现对全市11个终端、198套电视节目、44套广播节目信号及广告内容全覆盖监测监管。

强化行业监管,有力规范广播电视行业秩序

加强对广播电视播出秩序、传输秩序、广告播出、节目制作、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互联网节目和新媒体新业务的监督管理。联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对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364家单位和用户进行了处置,有力确保了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对广播电视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对486条电视和广播广告进行了停播和整改处理,进一步净化了荧屏声频;配合公安、工信等部门,加强对“黑广播”和擅自设立黑电台的监管和联合查处,破获76起非法设立“黑广播”的案件。

11:14

二、“十四五”发展思路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昆明将坚持“一二三四”的发展战略,即围绕一个中心,强化两个驱动,升级三大体系,提升四项能力。

围绕一个中心,即:聚焦新时代主流舆论阵地建设和行业管理,聚焦支撑昆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以全面推动昆明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跨越式发展为中心。

强化两个驱动,即强化宣传工作创新创优、精品创作出新出彩两个驱动。

升级三大体系,即升级全媒体融合传播体系、智慧广电网络体系和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四项能力,即提升全方位监测监管能力、现代化行业管理能力、党建文化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能力。

11:15

昆明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 汪明涛

“十四五”期间,昆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将达到以下目标:

宣传工作创新创优,精品创作出新出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主流价值,彰显时代精神,引领道德风尚,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让党的声音始终成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空间的最强音、 。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提质升级。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优化升级,基本实现“人人通”。探索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发展新模式,打造“媒体+政务+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和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应急广播等公共服务。实现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人人通”、“移动通”、“终端通”。

打造智慧广电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将昆明市级广播电视台、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智慧广电网络健康发展,为促进昆明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促进广播电视网络全面整合,有线、无线、5G、卫星等广播电视网络融合发展,成为昆明主流媒体融合传输网、数字文化传播网、基础战略资源网,全面支撑昆明数字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和信息服务的新期待。

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可靠,现代化治理体系基本建立。市、县两级监测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省、市、县(区)监测监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完善制度、健全体系、强化执行,提高管理效能,现代化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人才队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强基固本,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质量,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队伍,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的通报完了,谢谢大家!

11:16

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雁鹏

感谢汪明涛局长的发布。

下面,请昆明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陆毅敏同志发布。

11:20

昆明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陆毅敏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1610335231928653</span></span>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很高兴在这里和各位媒体朋友们见面,与大家一起回顾文艺百花齐放的“十三五”,共同把握时代脉搏的“十四五”。首先,我代表市文联全体干部职工以及文艺工作者们,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文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昆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光荣的文化传统,城市里活跃着文艺细胞。“十三五”是昆明文艺事业开创新局面、蓬勃发展的五年,伴随着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文艺正为这座城市幸福指数添彩。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联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与全市发展大势同频共振,积极引领昆明文艺风尚和全市文艺发展方向,呈现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一批文艺精品力作在国内斩获大奖,一批优秀文艺人才走向全国,一批文艺品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11:21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举措: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创新文艺创作新机制。制度创新是文艺精品创作的保障。市文联制定《昆明市文联文艺精品创作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为14个艺术门类方面明确了具体的目标;通过《昆明文艺家协会文艺作品及活动立项扶持实施细则》,对文艺作品及活动进行立项扶持,推动精品创作;试行《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签约制文学艺术创作扶持办法》,壮大文艺人才队伍,有力促进扶持14名文艺家与《橡皮擦》《熙来攘往》《滇越铁路—在高原与大海之间》《又见花都十大姐》等一批文艺精品创作;出台《昆明市区域性国际艺术交流(交易)平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为提升文艺精品创作提供交流平台;加强《昆明市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举办文艺活动的管理办法(试行)》的运用,进一步规范各类文艺活动健康有序开展,打造文艺品牌。

11:21

二是聚焦精品创作,文艺精品力作取得新成果。五年来,全市文艺工作者围绕昆明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开展系列文艺创作,不断推出以“关注昆明、发现昆明、挖掘昆明、讴歌昆明”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全面营造“本土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创作氛围的同时,紧扣时代主题,不同艺术门类千帆竞发、争奇斗妍,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

加大扶持促精品。积极组织优秀作品申报国家和省级文联、作协主题文艺创作、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重点作品扶持”、“深入生活扶持”和“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等项目,多部文艺作品获得中国作协、中国文联创作基金扶持。搭建平台推精品。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滇池》文学刊物60期,刊登了1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编辑出版《滇池丛书(3辑)》《茶马古道记》《在通州与云南不期而遇》《猫冰花》《青青橄榄树》《明清两代滇籍谏官录》等100余部文学作品;展出以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为主的各类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约4600件;滇云网络文学大赛、首届滇剧花灯演唱大赛、“笑咪乐呵”曲艺小品小戏大赛、“春城飞花”摄影大赛等活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立足特色创精品。组织创作了《滇池治水记》《犀鸟启示录》《独龙花开》等一批代表云南的重大主题文学作品;拍摄展播《撒花坡》《石板谣》《洋娃娃》等微电影;扶持戏曲舞蹈《兰花指》、脱贫攻坚舞蹈《热土》、歌曲《长联畅想》《翠湖的风》《花城》、方言小品《李老三脱贫》、花灯小戏《好事成双》等文艺精品创作。理论研究育精品。完成《昆明文艺资源普查报告》《昆明文艺协会人才资源普查》等课题,为宣传和文艺系统抓重点创作、抓精品创作提供依据。

五年来,昆明市文联文艺家的作品荣获全国少数民族“骏马”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文华奖”“星光奖”“群星奖”,以及其他国内外各类奖项80余项,为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注入新的活力。

11:22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文艺人才培育呈现新景象。五年来,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科学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着眼于培养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加大对中青年文艺人才的发现举荐、教育培训、资助扶持、宣传推介力度,培养造就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文艺人才队伍。注重文艺人才研修培训,选派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到中国文艺研修院、鲁迅文学院等进修深造;推荐参加省级各类文艺培训班2000余人次;创新建立昆明网络文学协会,抓好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组织文艺人才培养培训;积极吸纳优秀文艺人才加入各文艺家协会,现有昆明市级文艺家协会14个。

11:22

四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对外文艺交流实现新拓展。五年来,围绕昆明市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的工作任务,利用省会城市的各方优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

在国际上,与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土耳其、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机构开展了互访交流与合作,组织参加了“第54届安塔利亚国际电影节 ”“昆明·丹佛友好城市艺术交流—美国西部女艺术家绘画展”“中国昆明—缅甸作家文学交流座谈会”“中法文化交流展”等活动;助推《滇池》文学刊物品牌国际化,通过外贸书店把《滇池》文学杂志推广到东南亚国家;参与第八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第二届留学生才艺大赛、“网络中国节·海外看昆滇”等涉外文化交流活动;组团出访泰国清迈、马来西亚槟城等城市,与东南亚华人华侨社团以及民间专业文化社团开展了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中外文艺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与北京、沈阳、广州、青岛、大连、成都、珠海、厦门等20余个城市进行了文化交流与合作,举办了“共筑中国梦·共创文明城”—《春和雅韵》北京画院作品展、昆明南昌美术书画摄影交流展、“日月同辉迎国庆,又见大观庆中秋”—2020京昆书法摄影艺术联展等活动。在省内,与玉溪、楚雄、昭通、红河、普洱、迪庆、怒江等州市文联开展交流展示活动10余次;组织参与“滇中四州市美术书法艺术年展”活动;与昭通市文联缔结友好文联,签署了《昆明·昭通友好文联协议》。

11:23

五是强化志愿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将文艺志愿服务作为文联工作的重要抓手,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努力构建文艺惠民长效机制。成立文艺志愿者服务团,全市已有近2000名文艺志愿者,以志愿服务形式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主题采风”“为老百姓拍摄全家福”“保护滇池母亲湖”等文化惠民活动近100余场,吸引约10万余名基层群众参与,创作书画作品1000余幅赠送人民群众,为群众写春联、赠送年画、拍摄全家福照片等3千余幅,捐赠扶贫经费和物资50余万元,加强了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昆明城市和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昆明音乐家协会合唱学会左伟同志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和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11:23

昆明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陆毅敏

回眸“十三五”,昆明文艺事业持续繁荣发展;展望“十四五”我们更加充满繁荣文艺发展的信心与力量。今后五年,市文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聚焦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围绕“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的奋斗目标,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突出引导推动创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工作任务,培养发展壮大昆明文艺人才队伍,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繁荣发展新时代昆明文艺事业,为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11:24

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雁鹏

感谢陆毅敏主席的发布。

下面,请昆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震鸿同志发布。

11:25

昆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张震鸿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1610335539668156</span></span>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各位新闻记者朋友们见面,共同见证和分享“十三五”昆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果。在此,我代表市社科联,感谢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昆明市社科联的关心和支持!

“十三五”以来,昆明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的指导帮助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重大理论问题和重要现实问题研究为着力点,团结和带领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学术交流、社科研究、社科普及、社团管理和机关建设等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昆明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11:26

一、昆明社科影响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市社科联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根本遵循,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市社科联的优势和特点,利用《昆明社会科学》刊物、社科联网站、学术交流等社科平台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利用“云岭大讲堂”昆明讲坛,组织省、市社科专家和学者深入机关、学校、街道和乡村,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理论研究和理论阐释,推出《昆明市社科规划课题成果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昆明实践与成就》等一大批社科研究成果。

组织指导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调研撰写的《抓住“新基建”机遇,加快航空物流网络建设的建议》《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构建维护我国海外权益体系研究的建议》《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把城区变压器箱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益广告平台的建议》《以微改造推动城市“颜值革命”的建议》《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加快云南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建议》等研究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

11:27

二、办好社科学术活动促进交流

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宗旨,搭建交流平台,不断提高理论研讨水平。

五年来,市社科联组织召开学术交流研讨会9场。组织召开了2016-2018年“云南省‘双百’报告会昆明专场”暨“县处级领导干部依法治市培训讲座”;组织召开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理论研讨会,编印了《弘扬长征精神 决胜全面小康——昆明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选集》;组织召开了“中泰职业教育交流会”,促进了中泰民间友好合作交流,推进国际间的校企合作;举办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座谈会;举办了“朱德、叶剑英与南昌起义及人民军队初创”学术研讨会,编撰了《“朱德、叶剑英与南昌起义及人民军队初创”学术研讨会文集》;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口述昆明—献礼新中国70周年》发行座谈会,讴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举办了昆明市社科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了70年发展的主要经验,描绘了昆明进一步发展的美好未来;举办了“昆明社科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为激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引导社会智库加强国内外智库研讨交流合作,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物流研究院与老挝国家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了2020中老经济走廊智库合作视频会议,围绕中老经济走廊沿线产业园区布局、中老国际安保合作展开了研讨交流,共同为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务实的合作方案。

11:27

三、大力推动社科成果转化应用

五年来,市社科联立项研究社科规划课题116个,结题验收82个,累计投入研究经费200余万元,编辑《昆明市年度社科规划课题成果选》5册。立足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编辑发行了具有前沿性、地域性和学术性的《昆明社会科学》期刊26期,为全市社科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提供了平台。修订和完善了《昆明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管理暂行办法》,资助了昆明学院周兴涛所著《宋代武举锥指》、市金融办李中天所著《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研究——基于立法为主导的特征》、昆明学院朱供罗所著《“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金鑫所著《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研究》、马宏谋、陆蔚编著《呈贡城内回族简史》、缪雨编著《科学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张媛媛所著《“廉”花盛开——云南昆明宜良基层社会治理视阈下的廉洁文化建设研究》、昆明学院郭鹏群所著《云南影视剧发展简史》、昆明学院阳正伟所著《隔空传音:清代晚期史书写中的东林话语研究》9本社科读物。

市社科联组织撰写的《混合所有制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重构行政决策流程策略研究——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东南亚地区推进国际业务为例》和《昆明面向西南开放研究》荣获云南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1:28

四、加强社科普及可及性、有效性

五年来,市社科联策划出版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社科普及作品,编印了《“一二?一”运动实录》《李、闻惨案时事报道选编》《昆明“七?一五”反美扶日运动档案史料选编》《昆明解放》《茶在你身边》5本社科普及读物,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精心组织“云岭大讲堂”昆明系列讲座100余场,邀请省市社科专家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宣讲社科知识,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向市民普及社科知识,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推进“文化昆明”建设。组织社科专家积极参与年度全国科普周活动,市社科联向市民发放《茶在你身边》《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宣传图册 2000册,直接面向群众宣讲社科知识,赠送社科普及读物,受众面逾5万人次。

11:28

五、规范和完善社会团体管理

强化市属学会、协会和研究会管理,建立和落实学会年检管理制度、学会活动申报制度、学会联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社会团体管理办法》。积极配合市民政局完成全市30多家社科学会、协会和研究会的年度检审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开展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企业兼职和退离休干部聘用、兼职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回头看”的通知》要求,2017年,市社科联及时组织业务主管的37家社会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聘用及兼职清理工作。目前,市社科联有社会组织30家,会员总数5万余人。积极引导社科学会开展学术活动,提高学会学术研究水平和成效,其中姓名文化研究会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特色小城镇发展”、青少年发展研究会举办的“全市青少年发展论坛”、党史学会举办的“口述昆明系列活动”,讲武堂研究会举办的“朱德、叶剑英与南昌起义及人民军队初创研讨会”等学术活动,都在省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6年—2019年,在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联席会议中,昆明市社科联连续四年获得“全国先进社科联”称号。

11:28

六、突出对策性、应用型研究

五年来,市社科联组织撰写了《昆明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调研报告》《新时代昆明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调研报告》等50余篇调研文稿,相关成果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昆明2018社会治理指数》《昆明市社会治理评测体系》等决策成果。《贵阳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值得我市借鉴》《我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重点问题》《学习上海经验 进一步创新我市社会治理》《昆明建设田园综合体大有可为》《建设海外双创中心 提升昆明国际辐射力》《乡村振兴 春意盎然》《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正当其时》等一批对策性研究成果,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组织参加了滇黔桂三省(区)社科联第四届南盘江流域发展论坛,以“新时代南盘江流域发展的新使命—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主题,为推动滇中城市群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组织参加了以“脱贫攻坚与革命老区振兴”为主题的桂滇黔三省(区)社科联第五届南盘江流域发展论坛,获荣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积极参与全国和省有关智库建设的多次会议、论坛,从各地做法中汲取经验教训,理清思路,为加快昆明市新型智库建设凝聚力量、夯实基础。

各位朋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也迎来了新的繁荣期。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推动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自觉肩负起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重任,充分发挥社科联联系党委、政府与广大社科工作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优化工作布局,提高工作水平,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创新发展,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谢各位!

11:40

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王雁鹏

感谢张震鸿副主席的发布。

现在,进入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

11:44

记者提问:昆明将如何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长期留住这块“金字招牌”?

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王文萍: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经过21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和矢志不渝的奋斗,昆明市成功摘取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这是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喜事,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收获的至高荣誉,也是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共同荣光。

“夺牌”成功不易,“保牌”任重道远。下一步,昆明市将立足于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程创建和全域创建,扎实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努力推动昆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高的水平迈进。

一是突出价值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贯穿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着力点,加大《昆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宣传先进模范。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目的,把为民惠民利民作为文明建设全过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上学、就医、出行、治安等民生问题,以“绣花”功夫提升文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真正把文明城市创建变成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增进市民福祉的过程,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整体跃升。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城市发展的短板弱项。按照“抓在日常、落在平常、严在经常”的原则,围绕创文指标任务巩固提升创建成果,进行全面细致地自检自查,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把任务落实分解到具体部门和街道、社区,实行专人包干、专人负责,使之不留死角、不留盲点。完善“每日曝光、每周巡访、每月督查、双月点评、季度测评、年度考核”的督查检查机制,把推进精细化治理模式作为整治城市管理的切入点和根本点,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督促检查,层层落实反馈,实现创建工作的“清单式”管理、“跟踪式”推动、“销号式”督查。

四是健全体制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坚持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干在平常、严在经常”,健全完善常态推进交通整治、城市管理、农贸市场提升、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工作文件,综合运用制度手段、法治手段、技术手段、督查手段推进创建常态化、制度化、系统化。进一步强化省会意识,在如何发展首善经济、彰显首善格局、打造首善环境、实现首善民生、做到首善治理、展示首善作为上下功夫,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重点培育各民族同创文明城、生态文明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市民修身、点赞昆明人、文明旅游、全民健身、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创建品牌项目,着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春城。

11:58

记者提问:网络视听节目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广电局在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监管方面有哪些举措?

昆明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 汪明涛:

在网络视听节目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广电局对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监管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举措:

一是实行行业准入许可,根据国家广电总局56号令(《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从事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按照省委宣传部和省广电局要求,所有验收合格的县级融媒体中心都要办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我局正在对已经通过省级验收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及市级主流媒体(昆明市教育电视台、昆明信息港、掌上春城)办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报省广电局审批发证,对上述视听节目服务机构按照持证单位进行管理,到今天为止,已经有昆明广播电视台、呈贡区融媒体中心、晋宁区融媒体中心以及嵩明县融媒体中心取得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一是对持证机构的管理:事前引导、事中跟进、事后查处监管模式。一方面要求从业机构建立相关的总编辑负责制度、审核制度和监播制度,履行主题主线宣传等开办主体职责;另一方面实行推优评优扶持制度、网络直播备案管理、网络视听领域广告管理等措施。二是对非持证机构的管理:主要是采取事后监管,通过监听监看、社会监督、线索转办等手段,依法依规查处通过网站、“两微一端”等形式生产传播违法违规网络视听节目的行为。三是实施协同治理,互联网业务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通常需要某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协同治理,目前逐步建立了网信、新闻出版、工信、公安、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等多部门网信执法协调工作机制,我局多年来在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指导下结合工作职能开展了“扫黄打非 净网”“扫黄打非 护苗”等一系列治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专项行动。四是强化技术监管,目前,我局的广播电视和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系统一期项目已经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今年3月试运行,6月投入使用。将逐步把全市网络视听服务机构纳入技术监管,同时,加强重大活动敏感节点期间的网络视听监管,提升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研判能力。五是督促行业自律,督促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视听新媒体)要切实履行好开办主体责任,坚持依法依规运营,落实好总编辑负责制,健全节目审核和播出流程、配强审核力量(审核员资格培训),坚持先审后播、重播重审,建立健全违规内容责任追溯制度及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制度。把好导向关、内容关、质量关、传播关、人员关,决不能让网络视听成为传播有害节目的平台。 

2021年,我们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和2021年建党100周年以及我市召开COP15等重大主题,继续正本清源、坚持守正创新,重点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广电总局“六大工程”,进一步聚焦做好网络视听宣传、建设和管理工作。一是深入实施“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做强网络视听主题主线宣传,唱响新时代网络视听主旋律最强音;二是深入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打造网络视听精品力作;三是督促各网络视听机构要严格落实开办主体责任,确保网络视听内容安全和传输安全。

12:01

记者提问:2019年12月1日,《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施行,是西南五省区同类立法的首创,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在落实《条例》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昆明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张震鸿:

昆明坚持“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资源共享”基本方针,持续深入开展《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扎实推动社会科学的教育、传播与普及,推进全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丰富《条例》宣传形式。围绕《条例》,推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开设和办好社科普及节目、专栏。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昆明市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等主题活动,促进《条例》宣传贯彻和社科普及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服务,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社科普及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大社科普及经费投入力度。将社科普及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社科普及经费投入水平。完善社科普及专项经费资助制度,创新资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或政府与社会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三方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个人开展社科普及与应用。

三是推进社科普及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科联机构和职能建设,举办社科普及骨干培训班,加快社科普及专门人才培养。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社科类社会组织和社科普及基地,鼓励人文社科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科技工作者、新闻出版工作者等结合自身专长投入社科普及。支持基层社科普及志愿者队伍建设,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社科普及人才队伍。

四是加强社科普及信息化建设。注重“社科普及+互联网”运用与开发,着力建设“昆明社会科学普及”微信公众号和“昆明人文讲坛”专题网站。创新合作与资助方式,面向新兴媒体等创业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和传播动漫、视频、公益广告等优质社科普及作品。探索社科普及项目和社科普及基地资助工作网络评选新路径。

12:03

记者提问:请市文旅局介绍一下三大博物馆群落建设及推进情况?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戴彬:

为全面提升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吸引力,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根据工作安排,昆明市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底蕴,培育城市文化气质,充分发挥昆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打造一系列符合昆明历史文脉、精神气质的文化品牌,充分把握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公共属性,深入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成果能向社会开放、让公众共享,促进历史文化展示效果有力提升。从2019年起,昆明市因地制宜,启动建设翠湖片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官渡古镇片区非遗技艺博物馆群、龙泉宝云片区文化名人博物馆群等三个博物馆群落。

一、翠湖片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

基本情况:翠湖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市乃至云南省历史文化资源较为集中、类型较为丰富的区域,翠湖片区博物馆群的建设,主要是利用翠湖周边比较集中的文物资源开办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群建设,充分挖掘各文物保护单位自身的文化内涵,将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出来。

建设情况:目前翠湖片区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群已基本成型,目前开放15家,在建4家(云南大学校史馆、王九龄旧居纪念馆、袁嘉谷纪念馆、云南方志纪念馆),推出参观旅游线路4条(分别是环翠湖历史遗迹游线路、探寻昆明历史街区游线路、回望西南联大游线路、回顾云南革命历程游线路),在2020年初翠湖讲武堂景区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下步我们将制作统一标识,成立翠湖博物馆群落联盟,利用各馆藏品展品开展一系列展览活动,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

二、官渡古镇片区非遗技艺博物馆群

基本情况:结合官渡古镇保护规划和正在实施的官渡古镇三期建设工程,以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文苑为龙头,整合古镇一、二期片区内现有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展示资源、项目和设施,并在三期项目建设中新建部分展览场馆,围绕昆明乃至全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间收藏和文化创意开展博物馆项目的梳理、建设。

建设情况:官渡区正在进行“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规划建设。项目涉及官渡古镇、云南省博物馆、文史馆等重要文化区域,预计2024年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工作。依托官渡区非遗文化展示中心举办的“官渡民俗展”,正在进行展厅提升改造,为后续“民俗博物馆”建设提供基础条件。官渡区委、区政府目前正在开展调研,积极对接省文旅厅、省文联等单位,实现古镇与省博物馆、省文苑的交流协作,打造云南“文化新中心”;研究制定《非遗项目入驻扶持办法》,通过统一管理、集中展示,打造非遗项目聚集区,优化官渡古镇业态,为博物馆群落建设提供文化资源和项目储备。

三、龙泉宝云片区文化名人博物馆群

基本情况:结合龙泉宝云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实施,整合龙泉宝云历史地段片区内28项不可移动资源,重点围绕抗战文化、西南联大和近代盘龙民俗文化内容,着力打造一系列雅俗共赏、静态活态兼具、主题突出的博物馆。

建设情况:以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依托,目前已完成闻一多、朱自清、林徽因、梁思成等多位历史文化名人相关陈列展示,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日常免费向公众开放。闻一多纪念馆内部陈列已基本完成,计划今年4月正式向公众开放。登录文物陆崇仁旧居、龙头街115号民居修缮工作已完成,将陆续完成展陈方案设计、陈列布展等各项工作。

12:05

记者提问:昆明市文联如何充分发挥优势,为繁荣发展昆明文艺事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昆明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陆毅敏:

昆明市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方面肩负重要职责。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紧扣“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围绕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以及加快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文联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认真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基本职能,发挥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实施四大工程助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一是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深入挖掘昆明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围绕继承发扬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培育城市文化气质、宣传历史文化品牌,为昆明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贡献智慧和力量。围绕城市新貌、生态文明建设、花都品牌打造等方面深入调研,为提升昆明城市内涵品质、加快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多出精品力作。围绕健康生活、旅游目的地、现代都市生活等方面潜心耕耘,为昆明打造“中国健康之城”助力添彩。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历史节点,聚焦现实主义题材、爱国主义题材、民族文化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昆明特色文化题材,用文学、音乐、舞蹈、影视、戏剧、摄影等各种文艺形式,打造一批文学艺术精品。制定出台《昆明文艺创作三年行动计划》,从作品的题材、创作、宣发、推广等进行规划,推出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戏剧、曲艺等精品力作。创新建立签约文艺家制度,安排资金用于签约文艺家作品创作,签约文艺家范围覆盖到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领域。创新出台《昆明市文联文艺作品及活动立项扶持实施细则》,对确定的扶持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积极争取省市文艺精品创作资金对昆明文艺精品创作的扶持,积极推荐文艺作品参加中国文联和省文联各项比赛和文艺活动,力争荣获奖项。

二是实施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坚持服务与管理并举壮大文艺人才队伍。加大吸纳力度,重点关注基层一线、青年文艺工作者和新文艺群体,发现优秀人才,吸收新鲜血液。在云南省率先成立了昆明网络文学协会,挂牌成立了昆明市首个新文艺群体之家,加强基层文联建设,探索建立乡镇街道文联,通过协会换届,吸收年青且有影响力的文艺家进入协会,充实壮大协会队伍。坚持培养与培训并重提升文艺人才素质。加强各类文艺人才库、专家库建设。强化文艺培训工作。积极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进行培训,推荐优秀人才参加全国、全省“四个一批”人才评选。坚持自律与惩戒并行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加强对文艺界公众人物的教育引导,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价值观,争做“崇德尚艺,潜心耕耘,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三是实施文艺活动品牌建设工程。文联的生命力在于活动。突出中心任务抓主题实践活动。紧扣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围绕爱国主义、“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绿水青山、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深化主题实践活动。突出文艺惠民抓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文艺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文艺名家进校园活动,通过文艺支教、文艺培训、文艺演出、为百姓拍摄全家福、书写春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促进文艺志愿服务多样化、常态化、品牌化。突出昆明文艺品牌建设。创新开展了“美在春城--昆明文艺周”活动,通过系列文艺展演、文艺作品展览展示、文艺讲座、电影展播等形式,推出一批优秀文化惠民作品。连续举办滇云网络文学大赛,该入选首批全国网络社会组织品牌。创新举办滇池华文文学奖,全面改版《昆明文艺》《春城少年》刊物,提升《滇池》杂志影响力,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文学品牌刊物。

四是实施对外文艺交流工程。一方面,加强与省内、省外文联的交流。与北京、南京、杭州、南昌、广州等20余个城市进行了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文艺家互学互访、作品研讨、举办活动等形式,建立合作机制,增进文艺交流、资源共享、工作互动,展示昆明城市文脉和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创新出台《昆明市区域性国际艺术交流平台认定管理办法》,经广泛征集、实地调研、查验资料、听取汇报、专家评审、公开公示,认定了12家文化机构为昆明市区域性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和场馆。通过政策引领、平台建设、品牌打造,整合文艺资源,探索推动民间文艺交流纵深发展,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建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组织文学艺术家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展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以南亚东南亚华文文学为切入点,进行国际化的华文母语文学共建,在《滇池》文学刊物刊发南亚东南亚华文文学作家作品等。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文化建设新要求为引领,创新探索文联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文艺力量。

12:16

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