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最新发布

发布会②|乘上小康“加速号”寻找属于昆明人的最美乡愁

来源: 掌上春城   2021-05-25 11:50   字号: [        ]

10:17

5月25日上午,昆明市召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昆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专题,邀请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进行发布。

1621909017531113

10:27

主持人:

昆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专职副主任 刘婕

1621913153205175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继续召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昆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专题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昆明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的负责人,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进行专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昆明市水务局党组书记龚询木先生;

昆明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任熙忠先生;  

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光耀先生;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云川先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  航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 省市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首先,有请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任熙忠先生就昆明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做发布。

10:37

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任熙忠:

1621913282726596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昆明市扶贫开发工作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借此机会,向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昆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团结带领人民,为消除贫困、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和不懈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全国上下闻令而动、合力攻坚,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打响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长期艰苦奋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贫穷一直是昆明难以彻底撕掉的一个标签。2012年以来,昆明市累计有东川区(深度贫困县)、禄劝县、寻甸县3个贫困县,盘龙区、晋宁区、富民县、石林县、嵩明县、宜良县6个有脱贫任务的非贫困县,404个贫困村,9.58万户35.05万建档立卡人口。贫困分布呈“老、少、山、穷” 特点,3个贫困县都是革命老区,全市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比达26%,贫困县山区面积均占90%以上、贫困人口占全市的93.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落实中央、省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示范、当好榜样”的定位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锲而不舍向绝对贫困宣战,努力走好精准、特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如期完成了“军令状”,兑现了庄严承诺。昆明连续4年在省对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都被评为“好”等次。

——经过这场脱贫攻坚战,全市贫困人口数量全部清零。寻甸县于2018年9月经国家评估实现摘帽,并荣获当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2019年4月东川区、禄劝县接受省级评估实现摘帽,7月份东川区通过了国家抽查。2019年底,全市实现了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58万户35.05万名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目标,提前一年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消除了绝对贫困。2020年,我们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全市无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3个摘帽县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普查,11个非贫困县参考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指标,开展了脱贫攻坚成效专项调查,被核查对象均符合脱贫标准。

——经过这场脱贫攻坚战,全市脱贫人口收入大幅提升。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消费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成效明显,脱贫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实现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2555元增长到2020年的17719元,其中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3931元增长到2020年的10106元,3个摘帽县增速高于同期国家平均水平。

——经过这场脱贫攻坚战,全市脱贫人口发展能力稳步提高。坚持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全市建档立卡人口100%享受帮扶措施,其中,89.21%享受产业帮扶、90.63%享受就业帮扶、14.48%享受公益岗位、32.94%享受金融帮扶。建档立卡人口收入85%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不断提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增收可持续性稳步增强。

——经过这场脱贫攻坚战,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面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建成行政村硬化路256公里,完成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3043公里,新增通硬化公路自然村1364个,铺就了产业发展的“致富路”、子孙后代的“幸福路”。全面完成配套电网建设,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行政村(社区)均实现互联网通信基础设施全覆盖。374个村级活动场所、1813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部完成达标建设,山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

——经过这场脱贫攻坚战,全市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明显提升。脱贫攻坚既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既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经此一战,广大脱贫群众通过勤劳双手改变了自身命运,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和升华,脱贫致富热情空前高涨、主人翁意识显著提升、现代观念不断增强、文明新风广泛弘扬,极大提振了自力更生、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东川区乌龙镇坪子村芭蕉箐小组村民张顺东说:“我们虽然残疾了,但我们精神上不残,我们还有脑还有手,去想去做。”脱贫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脱贫攻坚中得到充实和升华,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3个贫困县脱贫退出评估,群众满意度均达90%以上。

——经过这场脱贫攻坚战,基层基础得到历史性巩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尽锐出战、善作善成,呕心沥血、建功立业,我市还有6名同志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的征程上,以生命赴使命。广大扶贫干部用心用情为老百姓干实事、解难题,同脱贫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由衷表达“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的感恩之情,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极大巩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140个乡镇(街道)党支部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061名,村干部后备力量有效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得到极大夯实!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昆明脱贫攻坚璀璨成绩和卓绝实践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和党中央坚强领导,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无声行动,是各级干部舍小我为大我的倾情奉献,是全市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坚守执着,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无私关怀。我们立足市情贫情,下足“绣花功夫”,坚持脱贫标准,保持攻坚态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走出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一是构建脱贫攻坚指挥体系。成立了市委副书记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双指挥长的市级脱贫攻坚指挥部,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各方面。二是构建条块结合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责任制,实行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做到人员、责任、工作、效果“四个到位”。三是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按照“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工作思路,共出台政策文件198个,巩固提升阶段,出台了《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昆明市脱贫攻坚巩固成果提升质量的若干意见(2019-2021年)》等文件,推动上级各项方针政策在昆明落地见效。四是构建“五位一体”多元投入体系。构建“争取上级投入、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金融投入、强化县级配套投入、拓展社会投入”“五位一体”多元投入整合机制,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5.76亿元,发放扶贫小额到户贷款41422户18.48亿元。

——我们始终坚持落实精准方略,强化动态管理。全面对标对表,严把进出关、严管项目库,实现全过程精准管理。一是精准管理帮扶对象。在“严实细准”上下功夫,动态新识别纳入17695户60556人,剔除4109户13584人,落实退出程序,确保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进,未达标准一个不退。二是精准实施项目管理。全面开展脱贫措施“户户清”专项行动,在有脱贫任务的9个县(区)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审核入库项目4324个,规划总投资127.96亿元。三是精准开展动态预警帮扶。构建“昆明市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对建档立卡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开展全面排查、动态监测,累计监测出脱贫不稳定户4209 户13763人,边缘易致贫户2524户7145人。通过五级分类管理,“一户一策”针对性帮扶,累计消除脱贫不稳定户4058户13258人,消除边缘易致贫户2463户6976人,全市无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

——我们始终坚持落实精准施策,推进靶向攻坚。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因地制宜,打出攻坚措施组合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重点打造菜、花、果、牧、水产、中药6个产业及茶叶、咖啡精深加工的“6+2”重点产业发展格局,稳步推进10个扶贫特色产业发展,全市178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人口产业带动率达100%。务工增收脱贫一批,探索“定向定岗订单技能培训+建制化转移输出+组织化稳岗服务+制度化规范安排”的工作模式,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83.9万人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4.12万人次。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坚持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同步推进,累计实施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603.98万亩,完成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13.5万亩,惠及建档立卡人口约25.7万人,聘用9207人(次)为生态护林员,年均增收9382元。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创新采取EPC总承包模式建设安置房,6263户23091名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安置住房全部建成并搬迁入住,旧房拆除率、复垦复绿率均达到100%。实现每户搬迁户至少有1个增收项目、有1项利益联结分红,确保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建立健全学生资助补助体系,累计下拨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补助资金32.73余亿元,惠及学生320余万人次,实现符合条件人员“应助尽助”。落实“双线十人制”和“动态归零督查制”,对辍学生家庭开展“四步法”劝返工作,实现了户籍建档立卡户辍学生全面清零、动态清零。健康救助脱贫一批,实现建档立卡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大病保险参保率、四类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和服务履约率4个100%。全市14个县级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各乡镇所在地的卫生院全部达标,脱贫地区538个村卫生室均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村医配备率达100%。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920元/人·年,累计实施临时救助35.1万人次(建档立卡人口5.61万人次),27.4万名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人口100%参保,符合领取待遇的5.49万人100%享受待遇。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以“5432”工作法,破解危房改造难题,减贫阶段全市完成19.2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27731户危房应拆尽拆。饮水安全有保障,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379件,受益农村人口103万人,配套净化消毒设备1316套,新增供水能力3723万立方米,确保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四项指标全面达标。

——我们始终坚持健全参与机制,凝聚攻坚合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构建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合力攻坚格局。一是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统筹推进沪滇扶贫协作领导小组运行,上海市普陀区累计派出援滇干部11人,投入帮扶资金3.33亿元、涉及帮扶项目81个。二是筑牢三级帮扶体系。配合做好中央、省级单位定点扶贫,4个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派出帮扶干部10人,投入帮扶资金554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73个;6个省级帮扶单位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务工、消费扶贫等领域开展特色帮扶。积极开展市级帮扶,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404支,选派驻村干部7395人次,44407名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户。三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创新社会帮扶模式,市级成立了脱贫攻坚农村致富带头人帮扶联合会,4个行业分会256个入会单位(个人),积极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动员360余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共投入帮扶资金1.07亿元,帮扶284个行政村。

——我们始终坚持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幸福思源、脱贫感恩”等群众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昆明脱贫攻坚“故事”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吴国良同志,张顺东、李国秀夫妇先进事迹得到央级媒体的大力宣传,寻甸脱贫故事微电影《撒花坡》荣获第八届迈阿密美洲电影节暨金灯塔电影节华语电影峰会最佳微电影导演奖,被中央外宣办和国务院扶贫办选为对外扶贫宣传重点影片。在全省首创开展驻村工作队员“讲帮扶措施、评帮扶成效”,村组干部“讲履职情况、评工作成效”,脱贫户“讲脱贫情况、评内生动力”的“三讲三评”活动,2017年活动开展以来,2.4万余人次驻村工作队员、4.3万人次村组干部、19.9万人次普通群众、26.1万余名脱贫户参与10095场次活动,充分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提升了群众对驻村帮扶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我们将坚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10:42

主持人:

昆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专职副主任 刘婕

1621913153205175

下面,有请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光耀先生就发布。

10:47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光耀:

1621913346606226

“十三五”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昆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业发展更加强劲。“十三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153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9%,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51.8%,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基本稳定了粮食生产。“三品一标”累计创建1001个,晋宁区、寻甸县创建为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蔬菜、花卉等“6+2”重点产业产值突破1606亿元,“绿色食品牌”成为昆明农业发展的品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75个、家庭农场12694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47.7万户,占全市农户数的61.15%,新型经营主体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五年来,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5年的328.5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19.5亿元,年均增长5.7%。

二是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邮、通客车、覆盖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实现五个100%,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乡镇镇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1.9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98.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9.55万人、发放率100%。截至目前,全市近1/3的村庄实施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农民生活更加富裕。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19元,比2015年增加6275元,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2020年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71:1。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确权承包地面积573.9万亩,颁证率98.6%。全市所有县(市)区提前一年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全市户籍城镇化率68.7%,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四是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在全省率先构建“1+1+8”的乡村振兴领导体系,市县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构建市委统一领导、专项组统筹协调、办公室督促、县推进落实、乡村组织实施、部门合力共为的工作格局。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出台“1+1+8+18+N+X”乡村振兴规划及政策体系,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启动开展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探索开展农村闲置资产盘活等机制,6个实验村建设取得阶段成效,全市乡村振兴开局良好、稳步推进。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我们将立足省会城市职能,按照市委农村工作会提出的:努力在打好“绿色食品牌”上争当表率、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乡村振兴上作出示范的“一表率、一示范、一前列”要求,努力在五个方面走在前列、做出示范。

一是在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走在前列。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放在压倒性位置来抓,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要在固成果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持续稳定“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持续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升脱贫质量。要在防返贫上下功夫,建立农户自主申报平台和市级防贫预警监测数据共享机制、部门联动快分级分类帮扶机制,做到分类帮扶、精准施策。要在谋长效上下功夫,加大对低收入地区产业、脱贫群众就业和农村创新创业的支持,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扶志扶智机制,提升“造血”能力。让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赶上来、不掉队。

二是在打好“绿色食品牌”上争当表率。把打造“绿色食品牌”作为提升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实施“一保两加强三提升”工程。要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切实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按照“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保安全”的思路,稳定35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和100万吨粮食产量。续抓牢抓好生猪生产恢复,实现生猪出栏213万头以上。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种业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建设高产高效示范区,2021年全市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重点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要提升一县一业、绿色食品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城市核心区重点发展农业总部经济、功能拓展区重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生态涵养区重点发展山地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通过培育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推进“一县一业”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各县(市)区实现主导产业产值翻番。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健康种植养殖业,加强“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管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年底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10个以上,把“6+2”重点产业综合产值打造成千亿级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深入挖掘乡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拓展乡村产业的宽度和广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在乡村建设上作出示范和表率。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抓好五方面工作。要抓好乡村振兴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村庄实行用规划编制和乡村振兴执行方案编制。实施“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今年完成全市1226个涉农行政村、社区村级乡村振兴执行方案编制,到2023年完成“多规合一”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抓好示范创建。实施乡村振兴“一五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持续推进“1+5”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力争到十四五末,创建1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美丽乡村,通过抓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村内道路、供水保障、能源供应、卫生厕所、垃圾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推动道路、5G等新基建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要抓好公共服务保障。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接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行动,2021年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200个。

四是在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上作出示范。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巩固村党组织在村级组织和各方力量中的领导地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乡村治理向村小组、自然村延伸,把乡村治理融入到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发挥乡村振兴实验区、民主法治村、乡村治理试点村的作用,示范带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良性发展。要注重三治融合,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乡村治理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加大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力度。

五是在深化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围绕“人、地、钱”三大资源要素,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动摇,稳妥推进晋宁区52个村委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稳慎推进宜良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闲置宅基地清理退出和盘活机制,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置”。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发展壮大新型农村级集体经济,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建立健全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制度体系,为“三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加大基层创新力度,用好试点试验手段,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让农民群众共享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成果。

10:51

主持人:

昆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专职副主任 刘婕

下面,有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云川先生就人社行业助力脱贫攻坚相关成绩作发布。

10:53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云川:

1621913370763285

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整体贫困,是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号召。昆明市人社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把人社行业扶贫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圆满完成各项扶贫任务,帮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实施高位统筹抓脱贫

按照市委、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成立昆明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通知》要求,及时成立了由分管常务副市长担任分指挥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分指挥长的务工增收脱贫攻坚分指挥部,建立了“四级”党组织(即市、县、乡、村四级)抓就业扶贫组织化的组织领导体系,盯紧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市委程连元书记先后多次对就业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人社系统上下“一盘棋”,细化时间表,明晰路线图,重点对东川、寻甸、禄劝“一区两县”开展挂牌督战和就业帮扶,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二、稳定就业增收助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昆明市把稳定就业作为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21.98万人,较2019年底增长8.31万人,增长7.31%;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5.78万人,较2019年底增长2.78万人,增长21.39%。

一是拓宽渠道促就业。围绕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两大方向,实施“百企万岗入昆计划”“百千万劳务输出工程”,加强跨地区劳务协作,先后与北京朝阳、上海普陀、浙江温州、江苏无锡、苏州吴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拓展合作空间,扩大输出规模,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全市农村劳动力多地高质量转移输出,实现能转应转、能转尽转,确保农村劳动力牢牢端稳就业促增收的“饭碗”。

二是完善政策促就业。建立州市服务企业用工暨余缺调剂工作联盟,制定下发《昆明市主城区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明确2017年至2021年,主城区每年要接收安置贫困地区7500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接受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000人转移就业。截至2020年底,全市在省内县外转移就业37.0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7.59万人。

三是提升技能促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企业稳岗专项支持计划,支持贫困劳动力免费培训、线上培训,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开展以工代训,增强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岗位竞争力,确保贫困劳动力应培尽培。2016年以来,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4.12万人次,其中技能培训23.47万人次,创业培训1.06万人次,引导性培训59.59万人次。

四是扶持产业促就业。支持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树立了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典型村,建设了一批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实训基地和扶贫车间,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2016年以来,全市新增市级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区69个,累计创建达标农业创业示范村152个、农业创业园区34家、农业创业孵化基地10家、创业之星20名;累计建设扶贫车间113个,吸纳1.23万人就业,吸纳建档立卡农村劳动力0.35万人,既促进了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也为乡村地区产业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

五是优化服务促就业。依托“就业彩云南”“昆明智慧就业”等线上平台,持续向贫困劳动力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让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农村劳动力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就业信息、得到就业指导、掌握岗位情况,及时对接就业。下发《昆明市2020年稳定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和《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村地区贫困家庭及边缘户劳动力稳定就业保收入相关工作的通知》,强化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和与交通运输、医疗服务、交通客运等部门的横向协调,统筹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点对点”服务,通过包车、包机、包专列等形式,组织农村劳动力成规模、分批次安全有序转移,实现出家站、上车门、进厂门的无缝衔接。

三、抓实托底保障保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大龄、重度残疾家庭劳动力和有重大疾病患者家庭劳动力,开发村庄保洁员、治安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实施托底安置,目前共有0.39万人实现就业。出台《昆明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方案》,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截止2020年底,全市参加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9.55万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万人,市、县两级累计投入代缴资金8824万元,符合参保条件贫困人员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市符合参保条件的7.53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实现100%参保。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按照国家和省、市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做好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稳岗扩岗支持力度,更好稳定和提升就业质量;继续落实好优惠政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兜住就业困难人员保障底线,帮助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实施好就业政策快办帮办行动,提高政策享受的便利化水平,确保就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确保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的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支撑。

10:57

主持人:

昆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专职副主任 刘婕

下面,有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航先生就我市农村住房保障工作作发布。

11:00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航:

1621913396957455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市农村住房经历了“五十年代以前住土房,六十年代没盖房,七十年代建瓦房,八十年代有砖房,九十年代以后住楼房”的演变过程,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安,再到安且宜居的历史变迁,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千百年来老百姓“安居乐业”梦想所作的不懈努力。按照会议安排,由我代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向各位介绍一下我市农村住房保障相关工作情况。

一、勠力同心,共圆老百姓“安居梦”

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秉承“办实事、惠民生、得民心”的工作理念,深入学习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期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基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强化政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农村住房保障事业,不断提升农村住房品质。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以农村危房改造为抓手,全面推进“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有保障。

(一)最难啃的硬骨头

住房安全保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是精准脱贫最难啃的硬骨头。一是抗震设防高烈度地区占比高。全市仅有富民县、禄劝县属于7度区,其余市域在内的所有县(市、区)均为8、9度抗震设防高烈度地区,占比极高。全省3个9度抗震设防的贫困县区中我市就有2个,分别为东川区和寻甸县。二是量大面广,改造难度大。东川区是深度贫困县,地处小江断裂带,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村民居住分散,旧房都是土坯房;禄劝县居住着8个世居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76%;寻甸县居住着1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1.8%,集民族、山区、老区、贫困“四位一体”,农村危房量大、面广,人畜混居,居住条件极差,很多地区山高路远,加大了改造难度。

(二)精准施策攻坚克难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困难,坚持迎难而上,制定强有力的“12345”举措,攻坚克难,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注入强大力量。

“1”是一个方案:出台《昆明市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政策方案》,明确了贫困县(区)所有农村C、D级危房和非贫困县(市、区)4类重点对象补助标准,农村危房改造实施主体、基本原则、改造方式、面积控制、质量安全、改造程序和资金管理等改造标准要求。

“2”是两个体系:成立农村危房改造分指挥部,建立学习、会议、督查、信息、考核五项制度的“1+5”组织保障体系和争取上级投入、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金融投入、强化县级配套投入、拓展社会投入的“5合1”多元投入体系。

“3”是三个环节:把精准识别作为“先手棋”来抓,扣好第一粒扣子。一是全面摸排,精准识别;二是阳光操作,严格程序;三是技术培训,强化质量。

“4”是四个平台:依托全国农村住房信息系统、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云南省脱贫攻坚4类重点对象危房电子信息系统、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农户档案信息检索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系统,确保信息数据闭合和危房改造全面完成。

“5”是五个到位:全面落实政策宣传、指导组织、监督管理、档案管理、竣工验收到位,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转“危”为“安”出成效

从2016年精准对接脱贫攻坚至2020年底,统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9.29万户,投入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共计47.75亿元(中央、省级补助资金17.88亿元,市级配套资金29.87亿元)。其中,寻甸县、禄劝县、东川区3个贫困县合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2.81万户,争取中央、省级补助资金13.74亿元,市级配套补助资金28.46亿元。通过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农村危房数量大幅度减少,为实现贫困退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既改善了农村住房条件,提升了村容村貌,改变农户的建房思想观念,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农村社会发展,又使农村困难群体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真正落实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践行了党的宗旨,密切联系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初心永固,驻牢乡村振兴基石

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新形势,提高站位,重温建党百年奋斗历程,汇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不断完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

(一)紧扣住房安全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决守住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健全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动态监测机制,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存在质量瑕疵、安全隐患和因灾成危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房屋,通过纳入动态新增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等方式彻底解决,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高度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中“宜居”目标,依托《昆明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昆明市人民政府令第160号),进一步规范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加强农房质量安全、强化特色风貌控制。按照“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生态”的要求,充分运用传统建筑工艺和材料,积极推广新型夯土、钢结构装配式等农房建设技术,整合现有乡村建设资金,形成整体合力,帮助和引导农户建设安居、宜居、美居房。

11:05

主持人:

昆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专职副主任 刘婕

下面,有请市水务局党组书记龚询木先生就昆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关情况作发布。

11:08

市水务局党组书记龚询木:

1621913414579706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聚焦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制定精准措施,加大资金投入,补齐工程短板,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强化行业监管,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

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连续多年将该项工作列入市政府承诺为群众办的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市、县两级均成立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脱贫攻坚分指挥部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全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责任机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以上率下抓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承担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承担责任,相关行业部门各司其职、有效衔接、形成合力,为按期按质完成脱贫攻坚各年度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工作如期完成

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资金13.48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4803件,受益农村人口191.14万人,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农村集中供水率从2010年的67.4%提升到2020年底的99.7%,全市贫困人口农村饮水安全“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全部达到《云南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细则》脱贫标准,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为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各项制度措施,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昆明市出台了《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不断强化农村饮水安全责任落实、建设管理、水费收缴使用、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检测、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市14个县(市、区)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和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建立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

四、农村饮水安全行业监管效能持续提升

为强化行业监管能力,昆明市不断完善行业监管体系,专项监管行动从“被动迎战”向“主动出击”转变,专业领域监管从重点突破向纵深发展转变。一是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常态化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四不两直”督查和暗访调查,累计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专项督查1400余人次。二是构建市、县饮水安全监督举报服务平台,市水务局和14个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社会公布各级农村饮水安全监督电话和邮箱,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强化群众监督力度,履行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的监督检查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反映问题,充分发挥了强监管和服务群众“直通车”作用。

五、农村供水能力显著增强

昆明市持续发力补短板,农村供水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新开工建设箐门口、鱼龙2件中型水库和39件小型水源工程,续建的真金万、海马箐、轿子山3件中型水库和酸水塘、大坝箐等14件小型水库相继完工,新增库容6800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5亿立方米;全市累计配套农村饮水安全净化消毒设备1316套,建成引水干、支管道4836千米,蓄水设施4000余座,提水泵站871座,新增供水能力3723万立方米。强化多水源联合调度,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形成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调并重的供水格局,有力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

六、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夯实

为高质量打赢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全市水务系统开展系列专项行动,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一是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着力在供水工程建设或改造中配套完善净化消毒设施,实施水窖替代工程,基本消除了以水窖为主要饮用水源的供水方式,使2.75万水窖饮水人口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二是农村供水工程管护维修专项行动。进一步细化、健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各项制度措施,将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延伸至乡镇、村组,确保农村供水工程有人管、有钱管、有制度管,工程效益长久发挥。三是抗旱保供水专项行动。针对因严重旱情造成水源干涸、出现饮水困难的情况,完善应急供水预案,及时组织各级力量帮助拉水、送水,结合抗旱应急工程建设,解决好旱灾导致的群众饮水困难,确保不因旱情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四是供水工程水费收缴专项行动。通过制定和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制定水费政策,确保农村供水工程良性可持续运行。

七、下一步重点工作

“十四五”期间,市水务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格局,到2025年,建立完善“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持续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检测,以完善水价机制、强化水费收缴为重点,全面推进和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专业化管理水平,以政府监管和市场服务相结合,积极推进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为全市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11:18

主持人:

昆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专职副主任 刘婕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11:22

记者:请问下一步昆明市将如何做好防贫预警工作?

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任熙忠:下一步,昆明市将以严守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基本工作目标,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帮扶措施,充分动员各方力量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全市农业农村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进行预警监测,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常态化开展监测工作。形成“周统计、月分析、季帮扶、年考核”工作机制,通过农户自主实时申报、村组干部定期排查、部门数据每月比对等方式常态化收集监测对象信息,及时入户排查核实,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防贫预警监测范围,“一户一策”开展动态帮扶。

二是拓展监测手段,联合部门专业力量有效捕捉农村低收入人口。统筹建立《防贫监测预警数据管理和共享联席会议制度》,将医保、教育、民政、残联、人社、住建等14个“两不愁三保障”主责部门列为成员单位,按致贫、返贫因素分别设置监测阈值,由各行业部门按职责定期提出符合阈值条件的疑似人员名单供基层队员入户核查,从而实现自下而上常态化摸排锁定和自上而下数据比对反馈的预警闭环,高效监测农村低收入人口。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坚持精准施策。将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完善或出台市级各部门帮扶措施及方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使用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对所有监测对象开展精准帮扶。(对有劳动力的采取开发式帮扶;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力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范围;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

四是探索推进监测信息化,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一方面是工作流程信息化,通过昆明市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程序设计将预警对象的管理流程电子化,实现致返贫因素、帮扶措施统计分析;另一方面是对象识别方式信息化,结合省级“救助平台”建设内容,将农户自主申报、干部排查走访等环节融入微信小程序、二维码、公众号中实现手机申报和线下纸质申报互为补充,简化申报流程;另外,探索推进各行业部门数据自动化预警反馈,打通部门间在线数据交换接口,通过实时、非实时、离线数据等方式实现自动化比对预警。

11:25

记者:昆明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哪些创新举措,成效如何?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光耀:昆明市以乡村振兴统领新时代“三农”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要求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强化创新驱动,探索具有昆明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一是开展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在呈贡万溪冲、宜良麦地冲等6个村开展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实验村围绕产业增值收益留村哺农、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村政服务体系和乡村善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处置盘活、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组织动员以及新农人、新乡贤、新村民培育等八大机制开展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1.村庄品牌度日益提升。实验村围绕村域特色资源,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定位打造万溪梨园、福安六坊、雁塔花巷、七彩梦乡、康旅石桥、彝青人家等特色品牌,探索推出农文旅产品,全力打造“美丽经济”。比如,石桥村通过村民集资入股、村集体闲置土地、项目资金入股等方式成立了富民县南西桥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南西桥生态休闲园。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营业额仍达530万元,创造了120万元的利润,创造就业岗位60个,可稳定为村民创造每年216万元的工资性收入。2.闲置农房资产盘活初见成效。创新开展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通过建设“乡村学舍”,为资产盘活做出示范引领。目前,6个实验村已收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13410平方米,改造民宿23栋69间,万溪冲村、福安村、麦地冲村民宿已正式投入运营。3.乡村软硬环境持续改善。一方面,加大硬件建设,加快田边、村边、路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亮化,积极推进村庄厕所、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治理。另一方面,提升软实力,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团队的优势,开展村庄历史文化挖掘工作,讲好村庄故事,激发群众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活力。4.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探索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交由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管理,尝试在集体经济合作社下成立全资公司,参与集体项目的建设及运营,使集体资产和资金充分参与市场化经营,努力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5.乡村人才回归创业成效明显。启动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回乡干部、能人担任新村民,截至目前,吸引40余名专家学者、返乡干部成为“新村民”,采取“内培外引”等方式,聘请10余名优秀青年人才作为村级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

二是开展“一县九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示范创建。为巩固脱贫成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制定了《昆明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创建方案》,在全市选择1个县、在9个原来有脱贫任务的县区各选择1个乡镇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创建。示范县、示范乡镇创建重点围绕推进“两不愁三保障”与公共服务提升衔接示范、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衔接示范、推进扶志扶智与人才振兴衔接示范、推进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衔接示范、推进素质提升与文化振兴衔接示范、推进阵地建设与组织振兴衔接示范等六个方面推进工作。

三是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在落实乡村振兴“一五十百千”创建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昆明市都市驱动型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方案》,计划在全市打造各级各类示范村500余个,其中,市级精品示范村10个、县级特色示范村100个、森林乡村3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00个、村庄规划示范村10个、乡村旅游市级示范村10个、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村10个、民族团结进步市级示范村10个、乡村旅游示范区10个。通过示范建设,打造田园综合体,推动不同乡村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11:31

记者: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昆明市在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促就业、稳就业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云川:近年来,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做好贫困劳动力促就业、稳就业,不断提高务工收入,昆明市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精准对接促进转移就业上发力。主要做好省外转移和市内转移两个精准对接。省外转移方面,依托沪滇劳务协作(昆明市与上海市普陀区)平台,通过与北京朝阳、江苏昆山、福建厦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充分畅通贫困劳动力向省外转移就业的渠道。截止2020年底,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到省外就业的有0.97万人。市内转移方面,出台了主城区精准帮扶贫困地区(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举措,采取几个主城区结对精准帮扶一个贫困县(区)的模式,帮助贫困县(区)贫困劳动力到主城区实现就业。2017年至2020年,各主城区累计帮扶贫困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主城就业3.22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57万人。

二是在精细匹配促进及时就业上发力。首先是进行认真摸排。充分发挥乡村就业促进员的作用,采取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对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就业状态等信息开展动态摸底排查工作,为人员与岗位匹配奠定基础。其次是开展针对性培训。根据摸排结果,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及时组织针对性“定单、定向、定岗”培训,增强适应岗位的技能本领,早日实现就业。再次是做好人岗匹配对接,每年结合春节后贫困劳动力外出的有利时机,组织企业开展送岗下乡、送岗到户、送岗到人的面对面精细服务,促进贫困劳动力及时就业。截止2020年,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5.78万人。

三、在精心服务促进稳定就业上发力。主要是从提升组织化和后续跟踪服务两个方面做好工作。提升组织化程度方面,采取政府包机、专列、包车等方式,开展“点对点”集中输送,实现贫困劳动力“出了家门上车门,下了车门进厂门”一站式服务,以今年为例,通过“点对点”集中输送帮助2867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882人。在后续跟踪服务方面,在转移就业输入集中地(上海、江苏、广东、新疆等)建立务工服务站,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宣传、务工权利保障等跟踪服务,提高就业稳定率。同时,针对务工家庭留守老人、儿童,开展“关心关爱”志愿者活动,利用每年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机,进行“同吃一顿饭,同唱一首歌”节日慰问,解除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的后顾之忧,让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舒心就业、安全就业。

11:38

记者:为什么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要与乡村振兴衔接?以及如何衔接?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航:首先,我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志性指标之一。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房会变老,老房会变危,加之受自然灾害等影响,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保障每一个脱贫群众的住房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同时,还有一部分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安全问题也需要予以保障。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执行好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和农房抗震改造政策,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危房改造成果,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安全有保障。所以,“十四五”期间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延续性的基础上要及时调整优化,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另外,就是如何衔接的问题。要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两个方面着手,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依托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系统,依据《昆明市精准脱贫住房安全动态检测预警工作方案》,结合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指导县、乡、村继续开展住房安全有保障实地核验、排查检查和检测预警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整治、及时保障安全。

一是健全动态监测机制。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与农业农村、民政、扶贫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和数据互通共享,健全完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数据管理和共享联席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核实比对数据信息,对于监测发现的住房安全问题要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工作责任,实行销号管理,解决一户、销号一户,确保所有保障对象住房安全。

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管理。落实昆明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有关规定,研究拟订昆明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质量安全指导意见,加强乡村建设工匠等技术力量培训,因地制宜编制符合安全要求及农民生活习惯的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引导农户选择低成本的改造方式。组织县乡加强施工现场巡查与指导监督,确保改造后的房屋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三是提升农房建设品质。加强规划先行,强化设计管控,在确保房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注重房屋建筑风貌,完善农房使用功能,提升农房建设品质。鼓励科研、规划、设计等单位深入农村提供技术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和新型建造方式,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切实让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成为我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时代标签”。

四是加强监督和激励引导。要落实保障对象公示制度,强化群众监督作用,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审计和社会监督,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效。

同时,还要强化责任落实落地、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日常管理服务等。

11:41

记者:在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昆明市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请问“十四五”期间农村供水有哪些重点工作?

市水务局党组书记龚询木:一是全市水务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建立健全防止因水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工作衔接,对易因水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牢牢守住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个根本底线。

二是进一步优化农村供水格局。坚持能集中就不分散、能大则大、能延则延、能并则并的原则,重点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工程和规范化小型供水工程,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提升一片区域供水保障水平。

三是创新农村供水工程建管模式。以完善水价机制、强化水费收缴为重点,全面推进建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专业化管理水平,以政府监管和市场服务相结合,积极推进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11:45

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