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索引号
686175779-202211-400020
文号
昆政办〔2022〕 64号
来源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日期
2022-11-03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印发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滇中新区管委会,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市属企业:

《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3日

(本文有删减)


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一、 规划概述

(一)规划背景

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时期,是昆明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昆明市现代物流业提质增效,提升物流业内生动力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对于全市培育发展新动能、扩大对外开放新空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打造昆明经济增长新引擎,助推全省万亿级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运输部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18〕188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4部门和单位《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云发〔2020〕13号)、《昆明市人民政府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印发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昆政发〔2021〕8号)、《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印发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的通知》(昆发〔2017〕22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印发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行动计划(2019—2035)的通知》(昆政办〔2019〕72号)等有关文件,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2021—2025年。

(三)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为全市市域范围,总面积为21473平方公里。

二、 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全市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全省承接国内、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物流业核心区,为促进云南省万亿级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33.79亿元,同比增长2.3%,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2位,较“十二五”末前进5位。“十三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7.0%。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4.3:35.1:60.6调整为2020年的4.6:31.2:64.2。以现代物流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带动全市GDP增长1.6个百分点,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和成功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2. 货物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达247.4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86%;航空货邮吞吐量达32.5万吨,占全省比重为88%,全国排名第12位;邮政业务总量92.99亿元,同比增长39.03%,占全省比重为58.44%。“十三五”以来,全市公路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9.51%,铁路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7.14%,航空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长-1.75%,水运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26.66%,邮政业务量年均增长39.74%。

3.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以来,全面推进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五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步构建,全市物流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公路方面:通车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96.98公里/百平方公里,宜石、寻沾、新嵩昆等1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06公里,总里程达116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环线+射线”骨干路网基本建成。铁路方面:迈入了高铁时代,建成昆明南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境内拥有贵昆、成昆、南昆、昆河等10条铁路,其中,高(快)速铁路5条、普速铁路4条、米轨系统1条;截至“十三五”末,全市铁路总里程达914.39公里,基本形成了连接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铁路网。航空方面:2020年,先后新开昆明至巴基斯坦拉合尔、昆明至泰国曼谷、昆明至马来西亚吉隆坡3条全货运国际航线,开通昆明至印度德里、昆明至美国旧金山等“客改货”航线,货运航线持续织密,国际货运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以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航线总数从308条增长至396条,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首都和重点城市全覆盖。水运方面:以昆明侧为主的乌东德水电站翻坝转运设施方案取得积极进展;东川港格勒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将建成2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7公里Ⅲ级航道和其他配套。管道方面: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进口量已突破50亿立方米。同时,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已实现主城区二环内5G信号全覆盖,成为全国首批开通5G网络终端城市。

4. 物流网络节点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昆明市成功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城市,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0年国家建设名单。中欧、中越、中亚等国际货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枢纽城市。获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1个(云南腾俊国际陆港),省级首批示范物流园区2个(昆明王家营宝象物流中心、云南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昆明综合保税区、昆明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行,全市开放型经济载体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国(昆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第三批),推动全省跨境电商正式起步。腾俊国际陆港获得联合国国际港口代码“CNKML”,正式进入国际贸易与运输体系,有效推动了“一带一路”国际规则标准软联通。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得到快速发展,农村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等物流节点加快建设,传统农贸市场改造不断推进。

5. 物流市场主体质量显著提升。截至“十三五”末,全市拥有A级物流企业42家,占全省A级物流企业总数的43%。其中,5A级8家(占全省100%),4A级16家(占全省48%)。目前,全省2家四星级冷链物流企业(综合型1家、仓储型1家)和3家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商贸流通型1家、生产制造型2家)均位于昆明市。同时,京东、顺丰速运、普洛斯、新加坡丰树等多个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地昆明,物流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6. 物流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十三五”以来,全市积极推进物流集聚区建设,引导有关物流企业和项目进入集聚区发展,促进优质物流资源和要素高效集聚。其中,王家营物流集聚区已发展成为全省物流节点体系中的核心节点;空港物流聚集区已逐渐形成跨境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等产业集群。

(二)存在问题

1. 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迟缓。全市重大存量物流基础设施规模不足,具有公益属性的集疏运设施缺乏整体性配套,导致物流枢纽的运营主体、空间布局及建设范围等未能合理界定,枢纽内的存量设施整体效能不高,物流资源的集聚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如昆明王家营西站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一级铁路物流枢纽,由于集疏运体系不健全,枢纽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严重,进而影响整体物流效率与物流成本。对标国家物流枢纽监测评价体系,昆明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统筹规划与建设力度较弱,对申报和建设工作造成了一定制约。

2. 跨境物流发展水平亟待提升。目前,全市尚未完成铁路口岸申报及建设,且航空口岸物流服务能力偏低,制约了跨境物流的发展。国际班列层面,未能及时有效优化“中欧班列”运营组织模式,缺乏适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国际班列品牌,导致错失发展先机和市场红利。国际航空货运层面,尚未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临空产业集群,国际航线整体货源不稳定,扶持政策综合竞争力对物流资源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3. 龙头企业培育路径有待拓展。市属国有龙头物流企业培育力度不足,直接导致了同类型物流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等现象仍较突出。在当前物流市场整体“小、散、弱”的背景下,亟需加大对市属国有龙头物流企业的培育力度,并将培育路径向国际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智慧物流等细分领域拓展,向县区层级深化,为抢抓物流业发展黄金机遇期提供坚实保障。

4. 物流业与重点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高。物流业态仍以仓储、公路货运服务等传统、单一的服务供给为主,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步伐缓慢的矛盾依然突出,物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导致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整体存在融合层次不够高、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等问题。

(三)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将面临以下机遇和挑战。

1. 发展机遇

(1)多重战略叠加效应加速释放,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明确了发展方向,昆明在全省精准发力“三个定位”过程中发挥引领担当作用,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实施,以及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滇中城市群引领支撑我国西南向全球战略布局纵深推进,有利于昆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领域和更广范围发挥辐射引领作用。随着多重战略叠加效应在昆明加速释放,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现代物流业作为复合型产业发展的认识将提升到全新高度。

(2)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扩大,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昆明市作为云南省衔接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物流大通道上的核心节点,战略支点地位与作用与日俱增,将有力促进昆明市与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和国际产能合作。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为“十四五”时期云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是依托中老铁路发展国际多式联运,进一步盘活国际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的重要突破口,为全市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建设,昆明迈入了全方位对接国际贸易规则、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多领域开展“放管服”改革的新阶段;《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实施将进一步发挥昆明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发达地区和周边国家生产要素在昆高效集聚与转运,为全市跨境物流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随着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逐步通畅,国际供应链物流与中转联运物流需求必然快速增长,将大力助推全市快速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催生了强大的内生动力。2021年4月,昆明市发布了《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落实全省“5+8”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重大部署,培育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先进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和冶金产业、化工产业、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等千亿级产业作为全市社会物流总需求的主要来源,将为全市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构建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4)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完善,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全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民航、管道、内河航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与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幅降低了货物流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为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未来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速推进,将为昆明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国家及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物流网络构建提供更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

2. 面临挑战

(1)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对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当前,全市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定位不清晰,导致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物流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竞争新优势尚未充分厚植。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正在不断扩张,现有物流基础设施已不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在全省打造“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发展格局的趋势下,亟需通过优化现有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物流业态集聚区域,大力推动物流资源整合,提升全市关键性物流节点的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引领滇中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发展。

(2)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联系更加密切,对全市现代物流业智慧化转型带来全新挑战。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引领的新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昆明利用后发优势,加快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物流业与有关产业跨界融合,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传统制造业、农业等产业的产业链加速调整重塑,将对全市现代物流业的智慧化转型带来全新挑战。因此,亟需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市物流行业的应用场景,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智慧物流对提高物流服务能力的重要作用,切实改善全市智慧物流基础薄弱问题,为深入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国际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对全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当前,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时,供应链安全威胁愈演愈烈,给进一步拓展全球供应链、发展内外互济的双向物流带来了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不确定因素。同时,随着我省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并全面参与建设中老、中缅经济走廊,昆明市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过程中,存在被国际市场边缘化危机,需警惕“通道经济”变为“过路经济”。面对新形势,如何在产业全球化过程中构建物流供应链安全体系,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物流产业链弹性,是昆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十四五”时期,昆明市将以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以支撑新发展格局构建为目标,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顺应技术创新应用发展趋势,加快形成开放型、创新型、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共享化的“两型四化”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基本建成“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关键性节点、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国际陆港城市、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坚持市场在物流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物流发展氛围,提升物流服务能力,按照“两型四化”发展方向,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2.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创新赋能的物流经济体系,深化物流业供给侧改革,驱动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引导物流企业创新运营管理,激发物流业发展原动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物流企业科技创新,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智能化、绿色化物流设备研发应用,积极打造世界一流的“三张牌”。

3. 坚持统筹协调、跨越发展。做好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协同管理,发挥辐射带动功能,完善协调政策,促进区域之间深度融合。提升载体服务功能,集聚各行业资源,协调行业之间高效流通。明确现代物流业发展目标,调整物流业态结构,建设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4. 坚持内外联动,开放共享。完善内联外通纽带功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形成陆海联动、内外互济、开放共享的物流发展格局,助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联通国内主要经济圈、辐射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促进国内国际物流业双循环、物流要素高效集聚。推动物流信息互联互通,设备共享共用,提高运行效率和一体化组织水平。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为契机,构建“枢纽+集聚区+中心+通道”的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依托入围国家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契机,大力发展市域供应链体系。依托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构建昆明以面向南亚东南亚为重点的跨境物流体系。推广运用多式联运、智慧物流,重点支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干支联运、分拨配送和智能仓储发展,发展枢纽经济。

至2025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现代物流业对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大幅强化,物流枢纽集聚效应大幅提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大幅跃升,社会物流成本系统性下降。

至2035年,培育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世界级物流枢纽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和高水平开放的全球商贸供应链枢纽。

2. 具体目标

(1)产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至2025年,现代物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全面确立,物流总收入达4000亿元,产业配套及融合能力不断提升,物流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能力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物流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2)物流企业培育更加多元。培育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龙头物流企业,至2025年,培育壮大3—5户百亿级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新增国家5A级物流企业2户以上,新增国家四星级及以上冷链物流企业2户、国家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2户,培育5—10户理念新颖、商业模式特色鲜明、规模发展迅速的“专精特新”物流企业。

(3)基础设施网络逐步优化。层次分明、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至2025年,3个国家物流枢纽、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本建设成型,新增1—2个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4—5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面向南亚东南亚、对接“一带一路”的物流大通道网络基本建成;城乡配送网络不断完善,实现“村村通快递”。

四、 优化物流总体空间布局

围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云南省发展战略,紧扣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根据全市产业体系和综合交通体系布局,综合考虑资源分布、区位条件及商品物资流向,以枢纽为物流支点,以战略交通线为物流通道,优化整合现有货运场站和物流节点设施资源,形成“枢纽+集聚区+中心+通道”的“652011”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

(一)物流枢纽布局

1. 布局建设3个国家物流枢纽

(1)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由“王家营片区”和“晋宁青山片区”2个片区组成。

发展定位:立足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谊村站的多式联运优势,以及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国际分拨与配送、国际供应链、多式联运等业务,打造成为云南省物流枢纽体系的核心节点,为昆明市及周边地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供高效的物流保障。

核心项目:昆明王家营宝象物流中心、云南腾俊国际陆港等。

(2)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由“安宁桃花村片区”、“安宁草铺片区”、“磨憨片区”组成。

发展定位:立足枢纽大规模干线组织运输和公铁联运设施优势,推动枢纽实现国内国际货物的高效集散和转运,打造西南地区国际大宗货物集散中心。依托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提供铁路货运班列、国际多式联运货运列车等多样化铁路运输服务,打造中国中南半岛国际多式联运组织中心。挖掘枢纽经济辐射潜力,将枢纽建设成为承接国际产业分工转移、支撑国内与南亚东南亚产业协同发展的纽带,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通道经济走廊。

核心项目:桃花村铁路物流中心、天驰安宁物流园(含云南天安化工铁路专用线)、昆明南亚国际陆港物流园公铁联运港、昆明达海物流园、宝象滇中绿色工业智能化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中心(包含安宁工业园区大龙山铁路专用线)、磨憨公路口岸海关查验中心、中老铁路磨憨物资储备基地、西双版纳特色冷链物流中心、磨憨—磨丁国际产能合作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等。

(3)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空港经济区。

发展定位:依托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门户效应和枢纽优势,拓展机场货物集疏模式,全面打造集航空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于一体的物流功能体系,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航空物流集散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和信息物流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物流枢纽体系中连通国内经济核心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支撑昆明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核心项目:滇中新区航空物流园、昆明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基地、昆明宝象万吨冷链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货运区等。

2. 培育3个省级物流枢纽

(1)昆明(安宁)生产服务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安宁草铺片区。

发展定位:主要依托京昆物流大通道、临河至磨憨综合运输通道等,充分发挥石油炼化、钢铁、磷化工等产业优势,形成集大宗商品物流、供应链服务、生产制造配套物流于一体的物流功能体系,主要服务于昆钢、云天化等大型工业企业。同时,与桃花村、读书铺等铁路货运站形成联动,支撑昆明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与曲靖生产服务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协同发展,建设成为服务滇中城市群、辐射全省的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

核心项目:宝象滇中现代绿色工业智能化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中心等。

(2)昆明(寻甸)商贸服务型省级培育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寻甸特色产业园区天生桥片区。

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寻甸县作为昆明东部商贸物流核心聚集区的优势,谋划推进多式联运及仓储设施建设,为区域性商贸活动提供商品仓储、干支线联运、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建设成为立足寻甸,服务滇中城市群,辐射全省,功能要素集聚、业态特色鲜明的商贸物流产业高地。

核心项目:寻甸县天生桥物流园区等。

(3)昆明(宜良)商贸服务型省级培育物流枢纽

枢纽选址:宜良工业园区。

发展定位:依托宜良的交通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粮食、饲料、机械装备、新材料等为主的大宗商品物流,打造成为昆明通往滇东南,沟通北部湾经济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部物流集聚区。

核心项目:宜良现代国际物流产业园等。

(二)物流集聚区布局

以加快物流要素集聚为核心目标,进一步优化全市物流集聚区布局,着力打造安宁市桃花村物流聚集区、经开区王家营物流聚集区、空港经济区空港物流聚集区、晋宁区青山物流聚集区、嵩明县杨林物流聚集区等5个物流聚集区,引导全市物流业集约高效发展。

1. 安宁市桃花村物流聚集区

核心区域:昆明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昆明(安宁)生产服务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

发展路径:重点依托全省工业集聚区,发展大宗商品多式联运、供应链物流、区域分拨等业态,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在企业主体、设施设备、业务流程、标准规范、信息资源等关键环节协同联动、跨界融合,打造一批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标杆企业,引领全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2. 经开区王家营物流聚集区

核心区域: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王家营片区。

发展路径: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城市配送、冷链物流、集装箱公铁联运等业态,加快培育供应链金融、电商物流、高铁快运物流等业态,促进现代物流与高端装备制造、跨境电商、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提供高效的商贸物流服务保障,并联动昆明高新区东区(马金铺片区)发展大宗商贸、国际物流等业态,建设成为服务云南、辐射西南、连通南亚东南亚的物流枢纽经济集聚区。

3. 空港经济区空港物流聚集区

核心区域: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发展路径:重点发展临空物流产业,引导航空物流、保税物流、跨境物流、快递电商、冷链物流等业态集聚,促进航空物流与临空产业融合发展,并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提供高效的航空物流服务保障,打造一批航空偏好型产业集群,形成以航空物流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临空产业集聚区和航空枢纽经济区,引领全省航空物流形成竞争新优势。

4. 晋宁区青山物流聚集区

核心区域: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晋宁青山片区。

发展路径:以商贸物流园区开发及运营管理为基础,开展一站式一体化现代物流及供应链业务,引导大宗物流、公铁联运、供应链集成、保税物流、国际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业态集聚发展,打造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5. 嵩明县杨林物流聚集区

核心区域: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路径:依托杨林火车站等支撑节点,主要服务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健康食品深加工、高原特色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为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千亿园区、建设工业新城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撑。

(三)物流中心布局

“十四五”时期,按照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的建设标准,分步、分类布局建设20个市级重点物流中心。

1. 重点提升(6个)

按照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标准,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存量物流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促进物流中心由功能驱动向供应链驱动升级,完善中高端物流市场服务供给,促进全市物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重点提升的市级物流中心包括:昆明综合保税区物流中心、腾俊国际陆港物流中心、宝象经开物流中心、宝象空港临空物流中心、南亚国际陆港物流中心、东盟国际冷链物流中心。

2. 培育发展(4个)

按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标准,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在建物流设施进行重点培育,引导健全物流节点功能体系,促进物流中心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升级,有效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培育发展的物流中心包括:滇中航空物流中心、昆明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金马粮食物流中心、云铝次区域国际物流中心。

3. 规划建设(10个)

按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标准,考虑产业支撑、信息化建设、创新发展、标准化应用等因素,规划布局一批具有区域发展特色的物流中心,进一步完善全市物流网络节点体系。

规划布局的市级物流中心包括:安宁市草铺工业品物流中心、晋宁区云南新钢物流中心、石林县?卜所物流中心、官渡区矣六商贸配送物流中心、嵩明县杨林铁路物流中心、阳宗海中通现代物流中心、晋宁区花卉电商物流中心、寻甸县天生桥物流中心、宜良县北古城物流中心、东川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

(四)物流通道布局

承接《云南省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2019—2035年)》,加快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交通运输通道建设,推动运输方式结构调整,畅通服务全省、连通国内主要中心城市、辐射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的11条物流通道。

1. 畅通“5条”国内物流通道

加快畅通以昆明为核心衔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5条国内物流通道,助推“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2. 畅通“6条”国际物流通道

面向太平洋,以中越、中老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为依托,加快建设衔接“中老泰”和“中越”的2条国际物流通道,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全面提升昆明南向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面向印度洋,以推动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衔接“中缅”和“孟中印缅”的4条国际物流通道,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全面提升昆明西向开放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五、 构建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十四五”时期,重点从物流枢纽、跨境物流、市场主体、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电商物流、城乡物流、绿色物流、应急物流以及供应链物流等11个领域,加快构建昆明市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一)强化物流枢纽建设,连接多式联运断点

充分衔接全省“一核一带三翼”物流枢纽布局体系,以枢纽功能互补为原则,科学谋划3个国家物流枢纽市场体系发展方向,通过资源整合等手段推进物流业态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发挥现代物流业集聚效应。加快“昆明国家物流枢纽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定期采集全市国家物流枢纽运营业务数据。推动实行物流枢纽建设运营一把手带头招商制度,助推物流枢纽建设项目“招大引强”。引导安宁、寻甸、宜良三个省级物流枢纽加快明确运营主体、遴选重点项目和做好用地保障,加快促进枢纽资源要素集聚,推动枢纽特色化发展。

推进多式联运建设及运营示范,加快铁路沿线物流枢纽节点网络建设,加强与港口、机场、公路货运站联动发展,构建以昆明为核心的全省“一中心、三支点、四通道”多式联运物流网,加快补齐昆明—大理—瑞丽、昆明—玉溪—普洱—磨憨、昆明—曲靖/昭通、昆明—弥勒/蒙自—河口(昆明—开远—文山/砚山—富宁)四大多式联运主通道设施短板,推进省内外城际班列、国际班列运营示范工程建设。聚焦网络薄弱环节,重点支持以股权合作方式共同建设铁路专用线,推动具备条件的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工矿企业引入铁路专用线。推动昆明、昭通、泸州港口开展物流合作,连通长江航道,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借助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国际、国内、省内三级航线网络,培育陆空多式联运。加强昆明南站货运设施改造升级,强化接卸货、存储、转运等物流功能,助力云花、云珍出滇,打造云南高铁物流服务品牌。

专栏1 国家物流枢纽重点工程

坚持以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以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推进15个左右的国家物流枢纽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提高物流枢纽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1)昆明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推进王家营片区物流业态提升、大宗业态外迁和疏解、集疏运体系提升等专项工程,纵深推进枢纽联盟建设,强化与国家物流枢纽联盟之间的信息、业务等资源共享和协同。

2)昆明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推进安宁桃花村片区存量物流资源整合,加快补齐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海关监管作业区等设施短板,着力畅通枢纽集疏运体系,加快形成枢纽整体运作组织和资源配置运营管理主体。推动昆明陆港型、西双版纳(磨憨)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联动发展,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作出新探索,为中老铁路沿线开发建设注入新动能。

3)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加快机场货物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升航空物流设施设备智慧化水平,强化长水国际机场片区和昆明自贸片区之间的产业融合,推动航空偏好型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二)着力发展跨境物流,巩固对外发展优势

依托昆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滇中海关等资源,积极争取昆明铁路口岸对外开放,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依托王家营西、桃花村等铁路货运枢纽节点,推进云桂铁海联运合作,共建“昆蓉—东盟”泛亚铁路大通道。着力开拓中老国际班列市场,重点加强中老铁路货源组织和资源整合,创新服务模式,加快物流标准输出,大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支持国际陆港与国外港口达成海港—陆港战略合作联盟,推动陆港海港联动发展。加强货源组织和资源整合,提高国际班列运行质量,以国际铁路班列、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为支撑,构建承内启外的公铁、公铁水、公铁海、公空等跨境多式联运体系,高效衔接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实现昆明与欧亚大陆及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多方式、多路径快速联通。加快发展中缅陆水联运,支持沿线陆港企业建立合作联盟,鼓励龙头物流企业积极参与伊洛瓦底江沿线港口开发和物流运营,加快形成我国连接印度洋的出海通道。依托昆明综合保税区和昆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完善跨境航空运输体系,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航空运输大通道。

专栏2  中老跨境物流重点工程

1)推动形成昆明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参考成都、重庆中欧班列政策措施,系统性出台昆明跨境物流扶持政策,将昆明打造成为中老国际班列货源组织中心和班列集结中心。

2)争取实现口岸监管作业功能。加快昆明集装箱中心站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和王家营西站货场进出通道升级改造,建设国际班列监管区,进一步争取铁路口岸代码,实现集装箱货物在昆明就地报关或到达清关。

3)加快物流关键节点设施建设与城市物流资源协同。积极协调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完善王家营西站、桃花村站的国际班列到发作业设施设备,推动中老铁路沿线国家物流枢纽联动发展;继续加强与周边重庆、成都、贵阳、南宁等城市的流通资源合作,加快共建“昆蓉东盟陆路通道”,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拓展和补充。

(4)积极培育本土品牌运营企业。鼓励支持具有国际班列运营能力、中老铁路沿线物流服务网络投资建设能力、跨境物流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的有关运营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合资、合作以及组建运营联盟等方式,组建中老国际货运班列运营管理平台,打造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的昆明品牌,引领中老铁路沿线建设开发。

(三)培育物流市场主体,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建立昆明市龙头物流企业培育库,实行龙头企业动态管理,定期发布一批龙头企业名单,确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并组织推进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实施。积极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强主业、做优产业链,培育一批综合型龙头物流企业。将培育路径向物流细分领域拓展,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特色化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型标杆物流企业。

强化全产业链招商,以世界百强物流企业以及中国50强物流企业为招商引资重点,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物流企业落户昆明,有效推动现代物流业总部经济发展。吸纳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携资金、信息、技术、货源等助力昆明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引导国有平台公司与枢纽运营主体开展资本合作。

专栏3  市场主体竞争力提升工程

1)组建市属物流龙头企业,进一步盘活整合全市优质物流资源。

2)遴选35户综合实力强、整合能力高的百亿级物流(供应链)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3)引进12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物流企业落户昆明。

4)聚焦跨境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城市配送等细分领域,培育510户理念新颖、商业模式特色鲜明、规模发展迅速的中小型专精特新物流企业。

(四)加快智慧物流转型,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支持运输配载、跟踪追溯、库存监控等有实际需求、具备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着力提升现有物流信息平台的公益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研究建立信息平台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平台之间可靠、安全、高效、顺畅的物流信息交互共享。加快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智能仓储、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应用,推动仓储、分拣、配送、装卸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大力发展智慧供应链体系,鼓励物流企业依托互联网向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延伸服务。支持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开发面向加工生产企业的物流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产品,增强生产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捕捉和响应能力。引导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资源高度共享的现代供应链模式,提升全物流链条的价值创造水平。

专栏4  智慧物流创新工程

1)推进35项智慧物流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物流枢纽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推进云南腾俊国际陆港5G网络覆盖及应用。

2)鼓励传统物流信息平台向物流供应链平台转型。遴选5个基础较好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进行重点培育,鼓励支持和引导一批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申报网络货运平台。

3重点推进“昆明国家物流枢纽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4)选择一批物流设备设施完善、物流标准化基础条件好、行业带动和辐射效应明显的龙头企业,作为物流智能化改造试点企业,支持和引导其技术设备的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5)聚焦供应链服务、多式联运、智慧物流、质量追溯、应急物流保障等领域,攻关一批现代物流领域关键技术难题。

(五)补齐冷链物流短板,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充分利用昆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契机,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冷链物流技术标准,构建覆盖肉类、水产、花卉、果蔬、生物医药、野生菌等产品的高效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和信息追溯体系。

支持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安全、节能、可追溯冷链运输车辆,建设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或配送中心,鼓励多温共配模式的发展,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由基础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全面提升企业的冷链物流服务水平。认真落实昆明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联防联控各项机制,规范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流程。建立冷链物流信息跟踪体系,加大医药冷链监管力度,发展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逐步提升医药冷链物流专业化程度。

推动果蔬、医药等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修订完善昆明市现行冷链物流地方标准,并推动滇中城市群地方标准的对接与协同,形成滇中城市群互认的冷链物流储运销区域标准。积极推动冷链物流设施和技术装备标准化发展,支持和推广标准化冷藏集装箱、0.6×0.4米标准化周转箱、1.2×1.0米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

专栏5  冷链物流补短板工程

1)加快推动全市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聚焦全市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主要高原特色农产品产地、交易集聚区分布格局,重点谋划全市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与运营服务两张网,破解全市冷链物流同质化竞争与服务功能低端难题。

2)重点推进昆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按照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标准,统筹空港和王家营两大片区发展,力争至2025年全面建成昆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六)夯实航空物流基础,做精航空特色物流

以建设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为目标,统筹推进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强衔接昆明至华东、华北和西南的国内航空快线,开通和加密昆明至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货运航线,构建内联外通航空货运网络。拓展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主导的多式联运集疏运网络建设,促进航空物流通道与干线铁路、公路和港口的无缝衔接。积极引进优质通航企业,加快开展无人机配送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依托高原特色农业及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航空物流特色产业链,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航空物流集散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和信息物流中心,加快形成以航空物流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空港型物流枢纽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特色枢纽经济发展。引导航空物流企业与工、商、贸、金融等企业一体化合作与发展,提供集产、运、储、销、金融、信息等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专栏6  航空物流发展优势培育工程

1完善航空物流激励补贴政策。①进一步完善针对国际“客改货”航线、异地集货货运代理、高原农特产品出口等的补贴政策。②调整市级补贴资金兑现周期,按季度对新开国际(地区)全货机航线进行补贴资金兑现。③优化海关通关流程,尽快实现国际国内货物在库区内中转“一站式”服务。

2)补齐航空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动航空物流硬件设施升级和硬件规模扩充,加大标准化、专业化机械仪器设备投资力度。加快建立具备物流信息、资金结算、通关商检、单证合同等多种功能的航空物流信息平台,提升航空物流信息化水平,争取在国内率先实现物流全过程透明管理和整个航空物流的开放性整合。

3加速推进航空偏好型产业集聚。①引导鲜花、果蔬、野生菌、生物医药等云南特色产业主动向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聚集,实现有关产业供应链的整体提升。②由政府部门牵头与南亚东南亚主要机场进行深入连接,建立符合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定位的“区内国外”的双枢纽或多枢纽合作模式。③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和昆明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与航空物流直接有关的产业,以产业促进航空物流发展,以航空物流支撑产业发展。

(七)规范电商物流发展,适应消费需求变化

引导电商及快递企业向空港经济区空港物流聚集区集中,加强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和基层网点等网络节点建设,优化市域快递物流网络布局,构建层级合理、规模适当、匹配需求的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推进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依托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强保税仓、物流仓储中心、国际商品馆和线下展示交易中心等建设,开展以保税备货、保税展示交易、直购进口、特殊区域进出口等并重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将中国(昆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电子商务辐射中心。

专栏7  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工程

1)创新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方式。在城镇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等项目中,将智能快件(信包)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纳入有关规划,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

2)大力支持电商快递企业建设区域分拨中心。支持顺丰、京东等企业在昆明建立区域性总仓,支持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等企业建设分拨中心,鼓励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唯品会等企业建立集约型智能化终端智配中心。

3)提升快递末端服务能力。鼓励快递企业依托连锁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高等院校、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开展快递投递服务合作,建立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促进服务资源有效组织和统筹利用,并逐步普及送货上门、刷脸寄件、无感取件、手机预约无人车自动送货等多元化服务。

(八)健全城乡物流体系,提升末端服务能力

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城市配送管理。在重点民生行业开展共同配送试点,鼓励优势企业加强物流资源整合,建立共同配送联盟,探索集中连片、城乡一体、多品种、常态化的共同配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配送模式。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区域和时段,建立配送车辆绩效与通行证发放结合的机制,完善配送车辆通行证发放制度,优先保障共同配送车辆和新能源配送车辆通行。在不影响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前提下,对有停车作业需求的城市道路、街区合适位置,增加配送车辆临时停靠点。

完善城乡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构建“服务规范、方便快捷、绿色安全、共建共享”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依托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大型批发市场等,加快建设区域性城市配送中心,适度建设专业型公共配送中心。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扶持供销、邮政、快递企业等服务网点向农村延伸,整合供销、邮政、快递等物流资源,培育服务于各县市区的农村物流龙头企业,打通工业品、快递入村进户的“最后一公里”和特色农产品进城入市的“最初一公里”,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

专栏8  城乡配送网络完善工程

1)研究出台加快昆明市城市配送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着力解决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停车难、装卸难”问题,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畅通的城市配送体系,促进城市配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推进一批乡村物流网络建设项目。到2025年,全市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建制村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100%

(九)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物流

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在城市配送领域的推广应用工作,逐步提高新能源货运车辆使用比例。着力提高充电桩场地、加氢站内新能源货运车辆适用设施占比。依托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绿色物流企业贯标达标对标,推进绿色物流企业碳排放监测和对标活动,推广一批物流领域节能减排技术装备。

在快递行业积极开展逆向物流试点,全面落实邮件快件绿色包装国家规范,提升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水平。重点在昆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空港片区和王家营片区2个片区内推广使用具有绿色环保、耐腐蚀、无虫害、无细菌等特性的铝制托盘,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专栏9  绿色物流试点工程

1以建设“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货运服务体系为导向,以进一步完善城市货运配送网络节点布局、加大新能源配送车辆推广力度、创新运输组织模式、优化城市配送通行政策、加强信息交互共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推动一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试点项目,并组织开展国家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申报工作。

2)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昆明市物流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逐步推进落实国家新的二氧化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

(十)补足应急物流弱项,强化应急管理体系

构建由政府组织与管控、大众可自行组织参与的社会化应急物流体系,强化应对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建立健全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应急物资管理机制、快速互助机制和征用补偿机制。推动应急物流体系全透明化,提高社会资源的监督效能。

建立市级重点保供企业、单位名录库,明确响应机制、主要功能、任务职责等,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形成“平急结合”的应急物流能力储备。根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物资需求与实际,进一步完善储备专项、医疗专项、粮食专项等应急专项的储备名录和储备规模。不断加强粮食储备管理,提升粮食储备服务宏观调控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专栏10  应急物流保障工程

1)引导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扩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规模,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2)规划一批布局优、效能高的物资储备库,增强多节点、网络化的应急保障能力。

3)将应急物流功能融入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中,有效提升全市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能力。

(十一)提高供应链集成水平,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切实推动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广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经验,培育符合昆明特色的供应链企业,提高生产、流通资源配置效率。依托全市花卉、茶叶、高原特色农产品、橡胶、食糖、中药材、水产品、有色金属等要素交易中心建设契机,发展基于核心企业的“链主型”供应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型”供应链、依托专业化分工的“互补型”供应链、基于区域内分工协作的“区块型”供应链以及基于存货控制的“共享型”供应链,促进全市物流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深度挖掘产业合作潜力,重点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商贸业等产业高质量融合,实施产业联动工程,形成一体化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系统性降低重点产业全过程物流成本,维系产业链稳定运行。

专栏11  产业融合发展工程

1)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程。统筹做好工业园区配套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支持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仓储、配送等专业化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昆明(安宁)生产服务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

2)物流业与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工程。针对花卉(呈贡、晋宁)、蔬菜(呈贡、晋宁)、雪莲果(石林)、特色食品(宜良)、肉类(寻甸)、高原林果(富民)等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和昆明野生菌交易集聚区布局建设一批适应不同农产品储运需求的产地预冷、保鲜及销地冷藏、冷冻设施,有效满足高原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

3)物流业与商贸业融合发展工程。研究出台昆明市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并重点在国家、云南省两级物流枢纽未覆盖的区域布局建设510项健全商贸物流体系重点项目,主要服务汽车贸易、钢铁贸易、快递电商以及蔬菜、花卉等农产品流通。

六、 保障措施

(一)健全物流管理体制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议事协调机构+行政主抓部门+事业单位”的三级管理模式,加快完善现代物流产业链强链工作机制,落实现代物流产业链分指挥部、现代物流链长办和成员单位的主体责任,配强工作力量,细化落实措施,协调落实现代物流产业链分指挥部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确保“十四五”物流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现代物流链长办的会议议事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统计调查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等制度,定期审定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及时研究解决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组建市级物流行业协会。搭建市级政府管理部门与物流企业沟通桥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化解行业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市场主体做强做优。

(二)重视物流统计工作

建立统计通报制度,以物流费用(成本、支出)为核心指标,建立昆明市社会物流统计通报制度,定期发布“昆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报告”。建立统计监测制度,全面做好全市的重点企业、园区物流业调查和统计工作,不断提高统计质量,为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业产值等指标的准确核算提供全面数据支撑,为政府决策、行业管理及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简化物流重大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流程,对重大项目实行容缺审批,加快重大项目审批进度。加大物流用地支持力度,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对物流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的规划指导,对涉及重点项目的新增建设用地,优先列入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在有关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物流枢纽建设发展用地需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领域范围内积极争取物流类专项债券,优先支持公共物流服务平台、重大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和集疏运通道建设、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运输组织创新与合作、A级物流企业建设等项目。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支持重点物流企业或金融机构等依法依规参与设立物流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包括民企、外企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物流枢纽建设和运营。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落实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规模达到亿元级、设计货运吞吐量到百万吨级的物流项目给予企业增值税优惠,加快制定网络货运平台增值税优惠政策。

(四)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业监测分析体系和督查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现代物流市场监管体系运行中的作用,为现代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破解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堵点”、“痛点”,努力打造“重商、亲商、安商、健商”的营商环境,全方位服务物流企业运营,吸引国内外有实力、有市场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入驻物流枢纽、重点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等。建立企业诚信体系,鼓励物流企业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五)强化物流人才培养

建立培训制度,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及继续教育等方式,提升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及从业技能,并为从业人员技术创新及管理能力提升提供机会。强化产学对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龙头物流企业与高校合作,联合培养物流领域技能型专业人才。完善人才吸引机制,多渠道引进物流行业高端人才,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附件: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图



附件

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图

图片1


相关解读:

1.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2.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出台 现代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将全面确立

3.一图读懂《昆明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政策问答 我对政策有疑问

1. 政策看不懂?政府来解惑!如果您对昆明市出台的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留言提交给我们。我们将及时为您解答。

2. 如果您有投诉、举报、意见建议等方面的诉求,请移步“互动交流 ”栏目选择对应的渠道提交。

3. 您所提交的个人信息仅用于“我对政策有疑问”结果反馈,市政府门户网站承诺将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 留言内容:
500/500
* 手机号:
* 短信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提交留言
政策问答 我对政策有疑问 返回顶部